厦门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七月份开始通过课程逐渐了解知识点,但真正的突破是在九月,那时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一直持续到十月十五日。期间,选择题练习也不能忽视,九月至十月侧重单选,十一月转为多选,每种题型至少过两遍。十一月中旬,我开始背诵冲刺课程的讲义,这时不仅要做选择题,还要开始准备解答分析题。考前两周,我又集中精力复习点题班的讲义。十二月做最后四套模拟卷时,我会用分析题来锻炼答题思路,不必逐字抄写答案,列个大纲,标明关键知识点就足够了。就这样,我进入了考场。不过,坦白说,我没有完成过去五年的选择题真题,所以我建议你们要妥善规划时间,避免我的失误,做些选择题真题确实很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新题型挺多的,大题比较正规,前面的客观题比较考验人,自己训练的是在不够。自己是从4月份左右开始自学高数的,在暑假之前非常粗糙的自学完了高数,做了一下李永乐的全书,完全不会做,只能看,心里也很着急。后来暑假学了一遍基础以后,感觉自己的数学提高了不少。建议像我这样大学基本上没学过数学,完全自学的娃子,在自学完一遍数学后,一定要做题进行强化,非常有用。一定要认真上课,仔细做笔记,非常有用,能够帮你理清思路和出题的角度,非常强悍,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数学千万不要只看,一定要动手做,看100遍不如做3遍。自己到11,12月份才把全书做完3遍,真题做了2遍,第一遍套卷联系,每天上午一套,计时的,非常受益。自己基本上只做了3套左右模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资料主要是单词书、真题、作文书。真题我买的是张剑的黄皮书全套,我的建议是多做几遍,仔细分析,把不认识的单词拿本子记录下来。英语阅读我认为没有必要专门买,我当时买了绿皮,结果做得时间太久,真题的时间不够了。英语真题可以晚点再开始,一天一套或者两天一套,英语单词要早看。现在就可以每天看单词了,我用的是红宝书,一天一个单元。单词只要看见认识基本够用,需要你拼写的就只有作文。作文书可以买王江涛的考研英语作文,里面的模板不要完全照搬,自己把每个类型的书信都列出来,综合几个模板形成一个,作文准备几个开头、过渡、结束的句子,列一些常见的原因、建议等,把自己总结的东西背熟。这个工作也不必太早开始,不然背了很容易忘,一般自己写的东西当时背很快就背会了,提前一个月、一两周都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主要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准备这门课程时,你需有扎实的生物学、化学和地理学基础,也要对经济学、法学等社会学科有一定的理解。
在具体内容上,环境问题的定义、类型及其影响,如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是考察的重点。环境政策与法规、环境保护技术以及环境评价也是重要的知识点。特别要注意的是,环境科学强调实践性,所以环境问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策略也是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部分。
对学习方法,我推荐以下几点:
1. **系统阅读**:先从教科书入手,构建起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了解每个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深度理解**:对每一个关键知识点,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机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3. **广泛阅读**: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环境问题的发展动态。
4. **案例研究**:多做案例分析,凭具体的问题来应用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讨论交流**: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激发思考,也可能发现自有的盲点。
6. **定期复习**:环境科学知识繁杂,定期回顾和巩固是非常必要的。
7. **模拟练习**:做一些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格式和难度,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