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完成第一轮的1000题与精讲精练后,我便投身于真题的研究,每一辑试题我都一丝不苟地限时完成,确保选择题部分不会占用过多时间,通常我能在两个小时内解答完毕所有问题。通过对真题的剖析,我发现仍有若干知识点模糊不清,于是重新研读了大纲解析,并再次做了1000题以巩固理解。此时已步入11月中旬,我购入了肖秀荣的核心知识点提要,开始全身心投入政治内容的记忆。得益于之前的两次基础学习,这次背诵显得更为顺畅,不必苛求句句牢记,有个大致印象即可。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我的政治复习主要集中在记忆和做题上,这期间我完成了8套卷和10套卷的练习,特别推荐肖秀荣的8套卷。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没打算考研,所以我复习数学是从五一才开始的,不过那时候没看进去什么,到了暑假才开始正式复习,到最后时间有点不太够,真题都没做完,不过成绩还算理想,毕竟今年数学比较难。数学全书(第一遍)。这一遍过的非常仔细,每一道例题,都盖住答案,自己做一遍,如果做对了,方法是否一样;如果做错了,错在哪里。这一遍战线拉得比较长,三个多月,而且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在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后期复习吧,大家后期不免手忙脚乱,后期的英语就该回归到真题了,阅读理解应该也练得差不多,这时候的重点也不在阅读理解上,而是各个单项交叉进行的。先开始的是翻译,十月就可以开始英语作文了,我是看的王江涛,然后背他的作文书。倒计时十周的时候,我又开始做真题了,我的计划是每周六下午限时做一套,前几套没有写作文,因为不会写,然后接下来从周日到周五就消化做过的阅读完形和翻译,刚好一天一篇。新题型和完形填空的练习也在这期间进行的,不会花很多时间。对了,背作文要早开始,因为不可能背一次就能一直记住,哪怕再熟,后面还得反复背的。尤其到了12月份,英语基本就是背作文了。完型填空,这部分属于英考试中最难的一项,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做辨析但一个空只能获得0.5分,性价比最低,真题做完也不用花太多时间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类专业综合涵盖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以及通信原理等多个核心领域。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需有条不紊地去理解和掌握。
对数字电子技术,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则是重点。你需熟练运用Karnaugh地图进行简化,并能设计出基本的计数器和寄存器。了解并掌握VHDL或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也是必要的。
模拟电子技术中,晶体管的工作特性、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电源电路的理解都是关键。特别是,理解放大器的线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以及如何计算放大倍数和静态工作点,这些都是常考点。
信号与系统的部分,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及其逆变换是必备工具。要深入理解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以及线性和非线性,时不变和时变系统的特性。
通信原理主要涉及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误码率计算等内容。你需熟悉各种调制方式,如ASK、FSK、PSK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北航的题目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和综合性,所以不仅要公式,还要懂得灵活应用。找到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有效提升应试能力。参与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难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