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文,政治历史一直都是绝对强项,仗着基础好,没系统过一遍政治的知识体系,最后成了唯一一门拖后腿的科目,悔不当初。复习过程中,我买了一整套肖秀荣的资料,事实证明最后用上的只有1000题和肖四肖八。肖秀荣1000题的选择题刷了三遍,还整理了一摞错题反复看,可是考试的时候做多选还是画了一溜的圈(不确定我就画圈儿)。原本一直很担心大题,不过肖老威武,背熟肖四的大题答案,足以应付考研政治的五道大题,在考场上相当惊喜。所以作为一个耻辱的文科生,我对政治的建议只有两条:1.系统过一遍知识点,光刷题没法应付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2.大题完全不用担心,考试前两周背几遍肖四的大题妥妥的,大题可以绝对相信肖老!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学数学成绩不错,也很喜欢数学。大三下就开始复习数学了,我先看教材,没做课后题(太多了,懒得做)。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教材,喜欢把所有的定理定义看一遍,然后看一章书,配套做一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所以在暑假前我全书已经快写完了。暑假做了《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返校后,做了几套真题,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感觉不错。数学就放下了,就时不时的做点真题的相关部分。十月国庆后,开始做著名的400题,对于比较难的,做上近3小时,过程较纠结,结果还不错。对于比较简单的,两小时随便写写就吃饭去了。第一遍不太认真,后来没题做了,又做了一遍,第二遍比较认真。
考研英语方面:
大家不要忽视新题型的练习!!!我很少训练新题型,因为感觉前几年的新题型很简单,没想到今年会出现一个无从下手的题,我当时花了快二十分钟也没有头绪,最后按照自己的理解随便写的,应该是全错。一定要自己多总结多训练。英语是一个你投入就会有回报的学科。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核心。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理论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对这些基础理论,不仅要理解其原理,更要能够熟练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如何用供求模型解释价格形成,如何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消费者选等。
宏观经济部分也是考察的重点。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特别是IS-LM模型,它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是理解和预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重要工具。
再者,微观经济学的博弈论和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也不能忽视。博弈论能帮助理解市场竞争中的策略互动,经济增长理论则涉及到国家长期发展路径的选,这两部分内容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记忆+练习”是关键。理解是最基础的,只有真正理解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灵活运用。记忆则是为了巩固理解,凭画思维导图或者做笔记来帮助记忆。大量的练习题是检验理解程度和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尽可能多地去做,以此提升自有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思路,这样不仅激发新的思考,也帮助找出自有的盲点。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