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这个周末,在梵蒂冈出席教皇方济各葬礼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了短暂的会谈。从各方表态来看,您如何评估这场会谈?
特约评论员 吴蔚:必须承认,这两个男人是很懂传播学的。地上的大理石图案显示这是梵蒂冈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在这座欧洲文艺复兴标志性建筑里,在米开朗基罗名画的见证下,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面对面聊了 15 分钟。
从两国元首坐的那两张很凑合的椅子不难看出,这场美乌会谈的临时性甚至是 " 拼凑感 " 很足。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外交场合,更像是美国外交官喜欢营造的那种 walk by" 擦身外交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 " 走廊外交 "。记者用镜头还原了这场会晤的时间轴,美英法乌四国领导人先是寒暄了一番,等神职人员临时拉来两张椅子面对面摆好,美乌元首才缓缓入座,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还凑上前去补充了几句,又被特朗普拉住多聊了几分钟。
15 分钟的交谈时间,难以承载俄乌冲突背后大国博弈的庞大信息量,却足以让两位总统当面化解白宫不欢而散之后积累的种种龃龉。首先,这是一场没有幕僚在场、无需翻译协助的直接面对面沟通。其次,从沟通意愿上推断,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泽连斯基是先打开话匣子的那位。我相信,这一次泽连斯基除了继续指责莫斯科缺乏谈判诚意之外,一定没有忘记多说几句 " 谢谢 "。
15 分钟聊了什么,外界恐怕无法直接获悉,但我们可以从两人事后的对外表态上合理推测,哪些风向正在发生变化。比如说,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将俄乌冲突定义为 " 奥巴马与拜登留下的烂摊子 ",将矛头指向普京认为他在敷衍,美国将不排除采取更多制裁手段。
总体来说,泽连斯基确实抓住一切机会、用尽一切办法去塑造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认知,灵活运用美国与欧洲这两大杠杆,让一度 " 无牌可打 " 的乌克兰依然坐在牌桌上。
直新闻: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外披露称,在罗马会谈期间,泽连斯基表达了乌克兰已经准备好实现无条件停火。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对外表达了愿意在不设先决条件的情况下与乌克兰进行谈判。您怎么看待局势的最新变化?
特约评论员 吴蔚:形势正在起变化,一个重要前提是,特朗普收紧了绳索,为这场多边外交博弈制造了一个 " 关窗效应 ",仿佛 "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家店了 "。我上周提过,特朗普急于得分,他在用 " 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俄乌两国反而更像是 " 推一步走一步 " 的当事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认为在美俄乌三国之中,最着急的人恐怕是特朗普。我想,普京与泽连斯基都看到了这一点,也正在利用这一点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当然,我认为特朗普也确实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机会窗口,对俄乌双方来说,从这张桌子上各自取走一些东西才是合乎逻辑的,莫斯科与基辅都不能接受对方单方面塑造美国的外交取态,让自己落入被动。所以最终双方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合作意愿,会有的,但我估计不多。
眼下,俄乌双方都提到了 " 不设先决条件 " 与 " 无条件 " 这类表述,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外交实务的角度出发,不设条件其实就是降低谈判的门槛,让外交接触先行开展。当然,这不意味着双方已经围绕重大利益问题取得了共识,更像是双方出于对美国这个斡旋者的认可,决定见一面聊聊看。
泽连斯基正在对外管理预期,他认为最终的和平不该以某一方投降的方式实现。我个人倒是对这个角度持认可态度,欧洲近代史一再告诫我们,一边倒的和会、羞辱性的条约,从来都是下一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俄乌冲突总体上还是趋近于僵持状态,俄军虽然在多个局部战场正面占据优势,但囿于资源有限,这种 " 滚雪球 " 效应一直没能快速放大,引发乌军的全线动摇。当然,俄军统帅部对目前这种逐步推进的战争演进方式是满意的,这恐怕是历经三年交战之后,莫斯科找到了最为适应的节奏。所以,此前有俄方信源宣称,俄军做好了战争打满五年的准备,我不认为这是在吹嘘。
作者丨吴蔚
排版丨李烁
编辑丨赖晨璐
审校丨曾子瑾
监制丨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