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没什么复习方法可以说的,因为说白了,这是一个可能费力不讨好、可能不费力却讨好的科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选择真的很关键,尤其是多选,要费工夫好好记一记,多做一些选择题,最起码留个印象。新大纲下来之前把把马原部分看完,然后开始看新大纲。我记得到最后,我的大纲解析看了4遍,肖1000做3遍就差不多了。主观题部分,那就靠最后一个月突击,到时候会有各种最后N套题,多看看出题方向和思路,然后各种背,昏天暗地的背,相信你自己就可以了。当然,有的同学背的明明很多,但考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不该写,有一种感觉叫:考过后看看标准答案,我其实背过了,但在考场上我并不知道那就是答案。所以思路很重要,能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你所知道的知识更重要。我就亏在这一点上,背很多,但不会用,希望学弟学妹们有个前车之鉴吧。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初阶学习,我推荐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660题也是个好选择,建议在完成一至两轮全书后开始,时间不宜迟于10月。我个人非常推崇海量刷题的方法,但这并不等于无脑做题,关键在于不断归纳总结,而且不要直接写在教材上,而是记在笔记本里。到了备考后期,你的笔记将成为主要的复习材料,毕竟面对厚厚的几百页书,你无法快速查阅。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强项之一,基础知识还算扎实,复习起来相对轻松。目前我正专注于大量积累词汇,不论多艰难,每天都会确保至少一小时的记忆时间,虽然短期内可能进步微乎其微,但持之以恒到年末,定会有所收获。我认为,缺乏词汇量是英语考试的一大难题。对于阅读理解,抓住逻辑脉络和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至关重要,这需要通过实际做题来不断训练,你会逐渐领略其中的窍门。至于作文,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只是平日里积累了些优美的长短句,效果还挺理想。若你觉得写作吃力,不妨看看那些提供模板的书籍,里面不乏有价值的内容。我选用的参考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以及一本乱序版的单词书。另外,我还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先读单词,力求熟悉,然后开始背诵。我总共背了四遍,看了一遍配套视频以加深理解,接着通背一遍,遮住中文释义再背一遍,最后复习了一遍附录中的单词。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标记出难以记住的词汇,给予特别关注并集中攻克。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白,“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结构以及它们如何被转化为有用的材料。在山东大学的课程设置中,这个科目可能包括了晶体结构、固态物理基础、相变理论、材料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至关重要。理解晶格参数、布拉伐格子、晶向和晶面指数等内容,能够帮助预测和解释材料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固体物理的基础知识,如能带理论,对理解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行为非常关键。
相变理论是另一大重点。需理解不同相之间的转变过程,比如固-固相变、固-液相变等,并掌握影响这些转变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也是理解相变过程的重要工具。
至于材料性能部分,主要包括机械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对每种性能的理解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例如,为何某些材料适合做导线,其他材料则适合作为绝缘体?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动手实验能加深理论理解,模拟实际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利用在线资源,如科研论文、教材配套网站等,扩大视野,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凭与同学讨论难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激发新的思考。考研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