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就边做肖秀荣1000题边看那个全书。我把马克思哲学,经济,还有近代史看完了就没看了。最后两天买了肖秀荣的考前四套卷,那东西非常非常好用。考政治前一天突然强烈的想读研,然后一宿没睡背政治,前半夜把没做完的四套题做完,后半夜背书,然后好像凌晨四点那会儿太困了睡到五点,起来背大题就去了。成绩比我想的好多了。我想政治对江苏的考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不晓得别的省当时理科是怎么考政治的,反正我们省当时小高考把政治抠得特别细,什么矛盾啊真理啊规律啊,我都十分熟悉。政治还是要好好看的,我建议把1000题做完,然后再看几遍熟悉熟悉,最后把四套题做做就行了。我复习起步相当晚,好像是从十一月份才开始着急的,最后《肖八》的选择题认认真真的看一遍,仔仔细细的看一遍!出了《肖四》之后整个练习册都要看,大题要背!不过最后发现好像考试的时候没有多少自己背过的,但是只要背过政治,大题真的能写出来,所以一定要背!背重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本科学的是数学,但成绩并不理想,起初学习时感到非常困惑...在上半学期,我投入大量时间去补习数学,力求在暑假前完成一轮复习。初次研读进度缓慢,同时完成了全程教材和张宇的十八讲、九讲九讲。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我只能通过海量练习来提升。暑假期间进行了第二次复习,基于前期的基础,加上针对性训练和深化理解,我的进步明显加快。
九月和十月,我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张宇的1000题。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这样后期就不会落后。十一月开始,我一边背诵文科知识,一边进行真题训练。对于张宇的02年前真题,我会一口气尽量多做几套。进入十一月中旬,我坚持每天一套剩余的真题,并在晚上额外做一套市场上的模拟题。到了十二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真题的第二轮,同时也做了很多模拟题,每次遇到错误都会标记出来。十二月,我主要专注于解决错题...
最终,数学考试还算顺利,全靠大量的练习!所以,多做题真的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巩固强化阶段:大概到了清明前后,我开始做97年到07年的阅读。一天一篇做精读,精读的要求是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2.没有一个句子读不懂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为什么错为什么错。刚开始精读一篇文章大概要三四个小时,我基本是都是全文翻译的,一直大概5月底做完吧。(刚开始精读很慢,到后来熟了会快起来,到后面一个小时多能搞定一篇)然后在暑假开始之前的一个月,每天对做过的文章进行回顾(大概每篇文章都看过五六遍甚至更多),还是上面的三个要求,一定要严格记住那三个要求。11月初之前基本上把英语的真题做了3遍。到初试前,一直是在反复做真题,因为我完形填空比较差,所以在进入12月份之后,又突击多做了一些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以及变换等内容。在理解基本概念上,一定要清晰区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与非线性时变系统等核心概念。这些基础的理解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对拉普拉斯变换和傅立叶变换的理解。这两者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重要工具,也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关键。要熟练掌握这两种变换的性质,例如:因果性、稳定性、频率域表示法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也是一个难点。需理解并掌握Routh-Hurwitz判据和根轨迹法,它们是判断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对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理解状态变量的选和状态方程的建立也非常重要。
对信号的滤波、调制与解调这部分,理解不同类型的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特性,以及如何设计滤波器,是备考的重点。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的理解,特别是AM、FM、PM以及ASK、FSK、PSK的区别和转换,也需深入理解。
实践应用是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好方式。我经常凭做习题和实验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建议大家找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更好地理解信号处理的实际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