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枚理科妹子,政治简直是噩梦来的,不过好在坚持下来了。我也是在大纲出来之后才开始看,无论基础多差都不用着急,反正提前看了也会忘记,反而浪费时间,索性等到大纲出来比较好。大纲出来之后我买了大纲,还乖乖去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配套习题。港真,看第一遍第二遍其实都记不住多少东西,有老师给讲的提纲会好一些,不过还是记不住也不慌,因为后面会出一本《风中劲草》,这本书才是要好好记住的。耐心的把这本书记两遍然后在考前背一背肖秀荣的五套卷才是王道~
考研数学方面:
我把大量时间投入到了数学学习中,仔细研读了全书两次,还针对错误题目进行了深入的二次回顾,并完成了历年的真题集以及十套模拟试卷。到十一月底时,自我感觉数学已经准备得较为充分,于是转向重点复习政治。进入最后一个月,由于时间紧迫,我只能每天挤出一小时来随意做些数学练习。得益于之前使用全书时打下的坚实基础,即使后期无法投入大量时间刷题,我也能保持一定的水平。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张剑黄皮书基础阅读,稍难,但是觉得和真题很像。真题:口碑比较好的是张剑黄皮书,当时我也买了。后来发现,讲解过于繁琐,后来用的何凯文真题阅读讲解,用起来感觉很舒服,思路很清晰(推荐)。模拟题:没必要,我一套都没做。后期没题做了建议再过一遍真题,真题不嫌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系统分析、设计及优化等多个方面。在复习初期,我对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理解,如线性系统、稳定性、反馈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仅要定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表达。
掌握系统的描述方式至关重要,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我特别强调对拉普拉斯变换的理解,它是将时间域问题转化为复频域问题的关键工具。要熟练运用根轨迹法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方法。我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和应用PID参数的整定规则,并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提升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观测器设计等内容也需有深入理解。
学习过程中,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我还阅读了相关研究论文,参与了一些实际项目,这使我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我建议大家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以此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团队学习和个人反思也很重要。我会定期与同学讨论难题,互相答疑解惑,这样的交流往往能激发新的思考。每次学习完一个主题后,我都会进行自我反思,整理思维导图,回顾所学,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