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配套使用,看一节大纲解析做对应的习题,最好用铅笔做,因为肖秀荣的1000题题目质量挺好可以把不会的再做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生或者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那么你的政治可能要稍稍花点功夫多看看大纲解析圈重点段和知识点去记忆和理解。我文科出生而且政治基础还行,当时肖秀荣1000题做完了以后又做了大纲解析配套的1000题给做了后来时间关系也没有仔细去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难的,我感觉今年的数学难度主要体现在计算量大(计算能力很重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和部分题目类型较偏(考到平时不主要关注的知识点)。大家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自己规划一下复习计划。想要提高数学能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多做题、多计算、多总结。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对来说涵盖的知识点要比张宇18+9+9讲少一些,但是也都是考研重点,如果不想在数学上花太长时间或者感觉时间不太够,可以用复习全书。而张宇的18+9+9讲讲的更加具体,解题方法也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全,但是要记的方法太多了,不一定可以用到很多。我当时综合了一下,看的复习全书,做的张宇的1000题,张宇18+9+9也略看了一点。但是重要的还是真题,一定要做。什么时候开始真题训练(当作考试一样,3个小时的时间),以及后面的宇8、宇4、宇1,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4-6上旬做了蒋军虎的绿皮书阅读,一天两篇阅读限时30分钟,当天做当天理解。每天都是碎片时间练习。即将大四的桶子们,珍惜图书馆的资源和最后时光呐。蒋的书选择了往年真题和一些新的试题,每篇都有重点单词和翻译,适合基础薄弱点的。有些题给的解释模棱两可,挑适于接受的解释理解吧。然后我写作文写得很早,我10月份差不多开始看作文了,我是每隔一两天写一个作文,给老师批改,当然后期差不多天天都在写,所以到考试的时候感觉那个写作文写下来随便都不止200多字,往往还要删一点。当然这个时候我也有自己的模板,我看了作文书,然后自己跟老师学了很多,然后总结,哪一句话应该写什么,我每一句还做了编号,哪些单词可以替换,当然看到好的就记录下来写在本子上就相当于积累,就感觉像厨子写作文的好词好句。我没有在网上找那种模板,全部都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大家都在说反模板,所以每个人应该自己总结出自己擅长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是关键。你需理解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规律,包括含水层的概念、渗透理论、水头线、流网分析等。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深入研究的基石。我建议使用《水文地质学基础》这样的教材,系统地学习并做笔记,对每个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掌握地下水的勘查与评价技术也很重要。这部分主要包括钻探、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地下水的水量、水质、水位的监测和计算。这部分需理论结合实践,多看实例,理解各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再者,环境水文地质是的研究热点。如何评估地下水污染,理解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如矿产开采、农业灌溉、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考察点。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阅读相关文献,提高自有的理论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值模拟和GIS技术在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不容忽视。学会使用MODFLOW等地下水模型软件,以及基本的GIS操作,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凭网上教程或者实际操作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记忆+实践”。对复杂的理论,先理解其背后的物理过程,凭做题和案例分析加深记忆。尽可能找机会参与实地考察或实验,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这样既能增强兴趣,也能提高理解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