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关键在于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考试时常常觉得每个选项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完全正确。深陷纠结之中,越思考越拿不定主意,往往会导致误选或多选。至于主观题,书写工整的考生或许能额外获得评分优势。当每个人都在大量背诵时事政治和参考资料后,分数差异反而不易显现。在考试前一周,我专注于肖四和任四,反复研习那八份试卷,尤其在大题上投入大量精力去记忆,直至能够倒背如流。进入考场,浏览了一遍大题,心中已有把握,因为其中有2-3道题与肖四和任四的题目高度相似。尽管与高分者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但对我自己的表现已感到十分满意了^_^
考研数学方面:
从九月到十一月,我重新研读了三本书,并于十月开始接触真题,通常每隔三四天就会完成一套,随后深入剖析每一道题目。在闲暇时刻,我会持续翻阅这三本书和660题(它们百读不厌,到最后阶段我专注于攻克错题)。对于高数部分,推荐以汤家凤为主,张宇为辅助参考(如果不需要,也可忽略张宇)。线代部分,非李永乐莫属,他的教学无人能敌。阅读教科书旨在掌握基础知识,但数学考试具有特殊性,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材料。善用数学教材,精确聚焦,即便时间有限,也能有望取得满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难度适宜,题型归纳精炼,题量适中,我认为至少应重复练习三次以上。后期则可购买模拟试卷进行训练。虽然模拟卷质量参差不齐,但真题始终是重中之重,不容忽视!我在一个笔记本上整理了所有公式,在考前两周每天都背诵一次。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不仅是词汇量,还有就是速度。所以多做做阅读来提高速度。强烈推荐《张健的150篇,基础与提高》,包括快考试出的《最后5套》,《胡敏200篇》,它是从初级到高级,从初级做起,可以做的20题全对,是不是觉得心里很有成就感,很爽啊!其实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个由易而难的过程,前面初级全对,后面高级的错的也不多。我当时觉得很不错。胡敏200篇每年里面的文章不一样,12、13、14版都可以,我用的是12版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四大块。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重点,需有条不紊地去攻破。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算法是核心。例如,链表、树、图的操作,排序和查找算法等。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还需凭大量的编程实践来提升。
计算机网络方面,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要清楚每层的功能以及各层之间的交互。特别是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等常用协议的工作机制,这些都是常考点。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操作系统的学习中,进程和线程的概念、调度策略、内存管理和I/O管理是重点。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后,再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
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层面的知识需理解透彻,如CPU的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层次结构等。数制转换和逻辑运算也是必考知识点。
我的学习方法是:先通读教材,建立整体框架;配合习题集,强化理解和应用;凭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并对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B站等平台上的教学视频,帮助理解复杂的概念。
复习过程中,切记不要死记硬背,要尽可能理解并内化知识。多做题,多思考,多讨论,知识成为你解决问题的工具,非单纯的应试材料。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是你宝贵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