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刚开始复习政治时,我每天投入一小时,直到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才增至每日三小时。我没有过于专注于此,但最终成绩让我感到满意。九月期间,我每天研读精讲精练,并配合完成1000题的相关章节练习,每完成一章都会构建知识架构并整理错误题目。进入十月,我完成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通过错题分析来填补知识空白,月底时重温了1000题的错题。十一月,我开始关注真题中的简答题解答策略,拿到八套卷后便开始进行限时模拟,每天一套。十二月,我两次复习了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同时回顾了错题集,在考前一周,我集中精力背诵大题的答题思路。
十一月底,肖八发布,我针对自己常犯错误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快速复习。十二月初,肖四问世,我每天下午安排一半时间背诵半套大题,坚持了八天。有的人选择连续两天全天背诵,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完成四套卷的背诵后,我又抽出两天时间整体温习了一遍。考前一天的下午和晚上,我再次回顾了肖四的大题、肖八的选择题以及肖的时政选择题,幸运的是,考试中遇到了一道时政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词汇记忆,反复研读了大学英语5500词库好几轮。接着,我就一头扎进了真题的海洋。我认为无需去做模拟题,因为它们的实际效用不大。自1997年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真题阅读,每次核对答案都让我感到无比煎熬!原本我以为阅读理解是最难的部分,但后来我发现完形填空和写作更为棘手。有时,我甚至一下午只能完成一篇文章。我喜欢做详细的笔记,尤其是那些复杂的长难句,我会摘录在笔记本上。因此,直到接近暑假时我才勉勉强强完成了2004年的阅读部分。暑假过后,我没有再背单词,后来由于时间紧迫,9月份我全力以赴地复习专业课程,到了10月,我又得开始兼顾政治学习。这最终使我没能完整地做完所有真题,连最近几年的都没来得及碰。最后两个月,我几乎只背诵了一些作文模板,几乎没有再看英语。时间管理真的太关键了,我就是因为这个吃了大亏。最后,我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公共管理学,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管理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我在复习时,将重心放在了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上。比如,理解“公共选理论”如何解释政府行为,或者“新公共管理”如何影响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等。案例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会定期阅读并分析国内外的公共管理实践案例,这有助于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土地经济学则更偏重于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我深入研读了土地利用规划、地价理论、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专业书籍,特别注意理解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市场化配置及其社会经济效益等问题。掌握一些关键的模型和公式,如地租理论、供需模型等,对解答计算题非常有帮助。我还经常凭做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很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但更强调理解。我习惯先通读教材,了解整体框架,逐步细化知识点。我也会制作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梳理知识结构。对难点,我会多次反复,直到真正理解和掌握。至于记忆,我倾向于使用联想记忆法,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使得记忆更加深刻。
我强烈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合理安排时间,适时休息,保证身心健康。多与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