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形策与当代》小册子是当年11月以前的热点,选择题和大题加起来的分值也不容忽视,国内国外热点加起来有二三十个左右,我每天看五个,不到一周就看完一遍,记住关键词,尤其是容易出多选题的一定要多看,要非常眼熟才行,哪怕你背不下来,但是你一看到题目就知道有哪几个点。《形策》我看的也很快,因为这部分内容没什么难懂的,重点是要非常熟悉,我一直到考研最后一星期也在看,看了有三四遍。相比起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这四大块,形策和当代的内容少分值大,性价比高,所以一定要拿下!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我们要奠定基础,采用常见的大学教科书,每学习完一章就完成相应练习题,不必全部都做,只需精选一些重点题目,并确保详细记录数学笔记。这个初期阶段至关重要,因为通过解决课后问题,我们可以初步掌握知识要点和解题策略。我个人数学底子薄弱,对数学的基本理念理解不深,因此我选择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它的内容较为基础,有助于巩固根基。相比之下,很多同学则选用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深入且全面,包含了许多经典难题,更适合于准备“数学一”的学生。记好笔记是关键,许多模式和技巧需要熟记于心。数学需要每日持续学习,不能间断,直至考试前一天,否则会失去手感。对于那些数学功底扎实的同学,可以利用高数十八讲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小作文基本是书信或邮件,分为建议信,感谢信,推荐信等七八种,每种背诵一些经典的历年真题,一定要背熟,做到下笔如行云流水,想到中文,对应的英文可以脱口而出。大作文可以分为人生哲理类,环境保护类,热点话题类等等,还是每一类背一篇范文,对于自己感觉经典的句式一定要记牢并改写。真正考场上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基本是靠自己的第一反应,所以背诵不在多而在熟,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储备。同时,背下来后要默写,一定要落实到纸上,切忌自以为背的很好,但整篇很多拼写错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材料的性质、结构、制备和应用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比如,你需深入理解固体的晶体结构,包括晶格类型、晶胞参数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材料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相图分析,理解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材料的相变过程,这对预测和控制材料性能极其重要。
实验技能也不能忽视。材料科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材料测试技术,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能帮助你从微观角度理解和解析材料的特性。尝试自己动手做实验,凭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再者,注重案例研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例如,你研究生物医用材料,如生物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理解它们如何在体内环境下的反应,以及如何改进其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
多看书,多思考,多讨论。除了教材,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到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或找导师教,能帮你解决疑惑,深化理解。
备考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定期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考研并非一蹴就,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极的态度才是成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