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十月份开始每天晚上看一部分,大概二十多天看完了大纲第一遍,然后就在每天晚上做肖秀荣的1000题,做错的题在大纲中找到出处,这么做完一遍也就十二月份了,对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用了一周时间看了一遍之后,就开始读第二遍,基本上也就是一周左右读一遍,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关于背诵的事情,我一直很抵触背诵,后来发现其实看书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看书学习其实就是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知道,再到你不知道你知道的过程,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我认为文科的学习方法不应该是背,而应该是多看,没看一遍就有新的收获,每一次更深入的理解都更帮助了自己对内容的记忆,这才是所要达到的目的。我的政治复习就是读,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再看点选择题,进了一月份就只剩两周时间了,买了20天20题结合核心考点有选择性的背了一遍,记住的都是大概和理解,就这样参加了考试,考试那天因为没把握好时间,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问都没有做,考完都要崩溃了,觉得自己不争气连题都没写完,然后因为重要的还在后面才调整心态,哎,现在想想真的太不容易了。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翻开书页全面学习时,可能会遇到不少难题,对此不必感到沮丧,因为这是很常见的经历。保持冷静,耐心地逐步推进,到了第二次翻阅时,你会发现自己的理解力已大大提高,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果可能,在暑假里尽量完成两轮的全书复习;若时间紧迫,至少也要确保能重复研读高数部分内容两遍。
考研英语方面:
在练习真实试题时,应注重归纳历年阅读理解的答题策略和技巧,主要是了解不同主题的文章通常会设置哪些类型的题目,其关键考点在哪里,同时总结各类题目的命题特征和规则。接下来再进行实践,因为你之前已经解析过文章和问题,所以这阶段的目标是提升阅读速度,熟练运用解题技巧,并检测自己基于对文章理解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在考试中,分数取决于你的错误率,有时即使理解了内容,忽视了答题技巧也可能导致失误,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至此,阅读技巧的训练就算全面完成了。如果时间充足,建议大声朗读或背诵每一篇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的核心在于理解各种数据组织方式。包括线性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形结构(如二叉树、堆)、图结构以及特殊结构(如栈、队列、哈希表)等。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比如数组适合随机访问,链表适合频繁插入删除,二叉搜索树适用于快速查找等。深入理解它们的特性并能灵活应用是关键。
算法是数据结构的灵魂。排序和查找是最基本的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还要掌握动态规划、贪心策略、回溯法等高级算法思想。在实际考试中,可能会要求你设计和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所以对大O表示法的理解和运用也十分重要。
再者,数据结构的实现也是考察的重点。C++或Java是常见的编程语言,你需熟练地用这些语言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例如,如何用指针构建链表,如何使用递归实现二叉树的遍历等。理解并掌握抽象数据类型(ADT)的概念,能帮助你在编程时更好地封装和管理数据。
学习数据结构的过程中,动手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凭编写代码,你更直观地感受数据结构的操作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些经典的习题和项目,如LeetCode上的题目,帮助你巩固知识,并训练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参考书目和在线资源也很重要。《数据结构(C++版)》by 严蔚敏教授是一本经典教材,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教程和视频讲解,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在备考过程中,我会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我也积极参与讨论组,与其他同学交流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