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初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由于课程安排尚早,我觉得颇有成效,周围的同学也是如此反馈。我推荐首要任务是巩固基础知识,以稳固的核心应对各种变化。最初,我选择早晨记忆讲义上的关键点,但我认为全面背诵考研政治大纲全解并不明智,因为内容繁多,难以把握重点。此外,近代史部分我倾向于在每晚睡前浏览,把主要的背诵时间留给其他科目。大约过了两周,我开始做800题。当肖秀荣的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问世时,我极力推荐熟记这些试卷的大题目,因为2017年的考试中有五道大题直接源自这些资料。如果可能,多做一些选择题也很重要,因为选择题是政治考试中真正能拉开分数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开学起,我才正式启动数学复习。直至七月中旬,我专注于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稳步前行,不宜急于求成,更不必与他人攀比进度,关键是要按部就班地巩固基础。数学科目至关重要,因为它能显著拉开分数差距。常听人说教材应精读,但我个人认为理解并掌握定理和例题就足够了,无需深究定理证明过程,那可能既耗时又偏离备考主线。复习全书应该至少过两遍,第一遍时每个题目都要尝试,即使一开始感到困难重重也无妨,这是正常现象。同时,应结合过去几年的真题类型来练习。真题需做两遍,尤其是近期的题目,值得深入钻研。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资料包括:便于携带的考研英语词汇书、英语真题集、完形填空练习、阅读理解和王江涛的作文教程。英语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培养语感至关重要。通过阅读,你能更好地掌握单词并提升理解能力。我通常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当复习课本感到疲倦时,我会切换到做一篇阅读或完型填空,定期进行翻译训练,并阅读作文以搜集一些精彩句式。我认为每门学科都需要一段专注的时间去深入探究,否则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它在我所选的专业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光的产生、传播、干涉、衍射、偏振以及量子光学等基础理论,也涉及到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应用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未来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
基础理论部分,如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例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不仅是光学的基础实验,也是理解波粒二象性的关键。凭多做相关习题,你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衍射与干涉是光学的重点,尤其是菲涅尔区、夫琅禾费衍射等理论。这部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配合物理图像的理解,做到熟练掌握。对复杂的问题,尝试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解决,两种方法结合往往能带来更深的理解。
再者,偏振部分,要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角等基本规律,理解偏振光的生成和测量方法。了解并掌握光栅、偏振片等光学元件的工作原理,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量子光学虽然难度较大,但它是现代光学研究的前沿,如光子统计、激光等概念,需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建议提前预习,尽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
学习光学,除了课本,参考书和论文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光学实验,如使用激光笔观察衍射现象,或者自制偏振片观察偏振光,都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坛,帮助你拓宽视野,解决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