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九月涉足政治学习,购入了肖秀荣的三本教材,起初专注于精讲精练,随后红宝书问世,我就转向研读它。我没有独特的学习窍门,当初觉得死记硬背太繁琐,加之我有过绘制思维导图的经历,于是决定将肖1000题转化为思维导图形式。这一过程从十月持续到考前,现在回想起那段手指酸痛的打字时光,不禁有些心酸,如果早知如此,或许会选择别的方法。不过,这个策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导图辅助,我顺利解决了选择题部分。在考试的前两周左右,我开始背诵大题,特别是肖4。我建议大家不必一字不漏地背诵,理解大意就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我主要是吸取了几个前辈的经验,加上我自己的特点做的。背单词实在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我也努力过,基本上看了一两遍吧,后来也买了张健的那个大黄本。买两套就够了,虽然说你要多做几遍,可是时间真的不太够用。我每天的时间用来学习的也不是太多,相比较而言。只做真题,多做几遍,这是经验一。第二就是按专题来做,我是先做的翻译,然后是阅读,然后是新题型,然后是完型,最后是作文。每个专题做完都要总结,总结比做题重要,做题才花多少时间啊,最重要的是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搞明白,文章结构和思想搞明白,题目的类型以及应对方法都搞透。常常走在路上思考你的复习方法是不是要调整,这点也很重要。英语大体就是这样,出效果很慢是英语的特点,不过要坚持。大家博取众长吧,多看看别人的观点,以自己为中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还有,如果你英语基础不是太好,建议还是背背真题的阅读理解,专业课我不提倡背,英语可灰常提倡。
考研专业课方面:
谈谈“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这门课主要考察的是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主要部门法的内容。我在复习时,注重理解和记忆并重。我会先通读教材,理解每一部法律的精神实质,再凭做题来巩固记忆。对复杂的法律条文,我建议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具体化,这样更易于理解和记忆。关注时事热点,了解最新的司法解释和立法动态,也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法硕联考综合"则更侧重于考核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它涵盖了法学理论、中国法制史以及外语等内容。在这部分,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有广阔的视野和深度的理解。我建议每天留出一部分时间阅读法学论文或评论,提升自有的理论素养。法制史的学习需构建一个时间线,理清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和法律变革。至于外语,不仅要有词汇量,还要熟悉专业术语,凭阅读英文法律文献来提升。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它们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了解命题人的思路,并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每次做题后,都要认真反思,看看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哪些解题策略需改进。
我想强调的是,考研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态的磨砺。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定期休息,合理安排时间,都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有的学习节奏,找到最适合自有的方式,坚持下去,你也能在考研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