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交通运输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觉得政治自己背太没有方向性了自己就买了教育部出的《大纲解析》,第一遍时马原和毛中特部分我大概是一边跟着老师上课一边看书,一两天看一章,毛中特的五六七章我大概看了一个多周吧,当时是手抄重点笔记,确实是慢,一天看政治就要花三个小时,然后每天看完还有做该章的选择题,就是那个肖秀荣的1000题。之后就是看史纲和思修,我记得史纲我大概看了三四天,思修只用了一天(不过这一天什么其他事都没做),这两部分没有抄笔记,就只是在书上勾重点,因为难点和重点在前两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而言容易一些。PS:书上的第五部分完全没必要看。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不需要准备大题,所以练习册上的简答题的一个都没看。第二遍看的时候就已经快很多了,对着笔记,看着书上勾画的重点,练练选择题,每天两个小时左右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没有开始背大题。这个时候我买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感觉对于选择题部分还是很有用的。
考研数学方面:
想学好高数要下死功夫,早点复习还是可以的。高数四本书还是挺难啃的,我当时是做的高数十八讲(偏难),线代辅导讲义(个人感觉最好的考研辅导资料),做什么资料其实不重要,踏踏实实做完就行了。辅导书我只做了两遍,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做三遍然后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不要在意分,没有参考价值。总体来说,是有基础、强化、冲刺这个阶段划分。个人建议,对于这三个阶段只能提前,不能拖延,要严格遵守。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考试前: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尽量坚持,作文开始构思自己的模板,,对平时遇到的比较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短语及时记录背诵,大概一周至少写小作文+大作文各一篇,可以找老师修改,尽量要坚持写,等到上了考场,你会感谢自己的坚持。阅读的话就是做真题,第一遍一定要卡着时间来,尽量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考研英语时间很紧,一篇阅读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12—15分钟。真题第二遍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而且试着翻译全文,这样的话对后面做翻译会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真题绝对就是教材,一定要重视。完型的话好像不需要太花时间,做做真题,找找感觉;翻译的话,耗时而且得分低,但想拿高分的孩子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题型的话分为几类,这个建议可以找找模拟题做,因为真题有限,但还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题说实话有点靠运气。总结起来,阅读和作文就占了70分,绝对是重点,阅读有套路,比如同义词替换就是最为常见的,这个大家以后会慢慢接触;作文的话就是自己要形成一个万能模板,而且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好的可以摘抄的句子和案例,比如海伦凯勒、贝多芬、方仲永这些老套的和互联网、马云等等一些比较新颖的例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机原理”是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交互的基础,主要包括CPU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体系、输入输出系统等内容。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尤其是CPU的工作原理,比如指令执行流程、寄存器的作用等。对存储器层次结构的理解也很重要,要知道为什么会有高速缓存,以及主存和硬盘之间的速度差异如何影响程序运行。
“应用”部分主要涉及到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接口技术。对操作系统,要掌握进程、线程的概念,理解调度算法,了解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运作机制。对编程语言,C语言是最基础的,它的语法和指针操作是难点,但也是理解和编写底层代码的关键。至于接口技术,如中断、DMA、中断处理等,这些都是微机与外设通信的重要方式,务必理解并能进行实际操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凭编写小程序或者模拟实验来加深理解。例如,凭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直观地感受指令执行的过程。使用虚拟机进行操作系统的实践操作,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做题和复习历年试题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凭做题,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找出知识盲点。研究历年试题,则能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重点,为应试做好准备。
一定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微机原理可能一开始会人觉得晦涩难懂,但是只要坚持下去,逐步拆解每一个概念,你会发现其实并不复杂。这个过程对未来研究生学习甚至职业生涯都有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