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可以说是四门学科中性价比最高的,不必过早复习,我的政治复习也就是从10月1号正式开始的(大家也可以9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政治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10月份和11月份主要做选择题,我是结合《精讲精练》和《1000题》进行复习的,基本上就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个人认为《1000题》比较重要,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知识点,《1000题》我做了有三遍,第一遍做完把错题标出来,第二遍把错题再做一遍,并结合课本和答案理解透,第三遍是在考前半个月内完成的。此外大家也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一背。11中旬各种预测卷也相继出售了,我建议大家可以都买一套,主要刷选择题,如肖秀荣八套卷、蒋中挺五套卷、任汝芬四套卷、肖秀荣四套卷等。至于政治分析题,11月中旬也可以着手背了,主要背肖秀荣四套和蒋中挺五套,今年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命中率很高,通常情况下,把肖四和蒋五背完,分析题一般是没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使用张剑的黄皮书来研习阅读理解,初期阶段可以选择基础版本,之后再逐步提升难度,尽管这可能比实际考试更难,不过可以作为技能训练,不用过于纠结。单词书选择无序编排的,因为原书体积大且重,我将其拆分成小部分,便于携带和学习。起初,只需专注于记忆单词和阅读文章。进入中段,转而着手真题练习,张剑的资料依然适用,各有其特点。真题应多刷几遍,购买试卷版并复制几份会更加实用。到了后期,尝试了几种模拟卷,感觉不佳便放弃了,真心推荐还是集中精力重复刷真题。即使答案记得滚瓜烂熟,也要持续阅读文章,这对提高写作水平也大有裨益。初期的目标只是帮你进入做题的状态,保持这种状态即可。关于作文,我在一个月前开始练习,但由于我的作文基础薄弱,觉得进步缓慢,所以最终决定舍弃。毕竟,客观题更为关键。至于完形填空(我没有专门训练)、翻译(在不断做真题的过程中顺便练习,每完成一次就全文翻译一遍)和新题型(做了一部分,后来为了政治复习而暂停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水平。你需熟悉并理解新闻生产流程,包括采访、编辑、发布等各个环节,以及新媒体环境下这些环节的变化。要深入理解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如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媒介效果理论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我建议多阅读新闻报道,分析其背后的报道逻辑和技巧;,凭模拟新闻制作,提升自身的新闻写作和编辑技能。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则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这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如新闻价值、媒介伦理、受众研究、社会影响等内容。这部分需大量阅读经典文献和教材,建立起扎实的知识框架。我习惯将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这样帮助记忆和理解。关注时事热点,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既能检验理论掌握程度,也能提升问题敏感性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复习策略上,我坚持每日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我会设定每天的学习目标,比如阅读一篇学术论文,理解一个理论概念,或者完成一个小的新闻稿练习。我也会定期做一些模拟题,以检验学习成果并调整学习策略。
我认为,无论是哪个科目,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内涵,在考试中灵活应对,写出有深度的答案。保持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和好奇心,也是推动不断学习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