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工程管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英语方面:
一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不论多忙碌,每日必修三小时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让我深感,一旦有一天中断,就会感到些许陌生。从四月起,我全力以赴地研究历年真题,精读每一篇文章,并每隔两天背诵一篇阅读。四个月里,尽可能多地背诵阅读,同时每天坚持两篇阅读训练。购买了胡敏的阅读书籍,但发现内容过于简单,与真题相比相去甚远,于是只完成了一半。我对词汇书并无兴趣,因此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有注释的词汇时才记忆,对于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我会亲自查阅并结合句子来记忆。经过两个月的两轮真题训练后,我转向专项练习,挑选了一本完形填空题目,五天内完成了20篇并进行了深度阅读。起初错误颇多,但随着练习深入,逐渐找到了做题的感觉。使用的翻译教材首先介绍了翻译技巧和关键知识点,配有十多篇高难度练习,我觉得这些比真题更复杂,句子和文章的理解颇具挑战,许多时候根本无法理解该如何翻译,每次完成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星际之旅。花了两周时间研读这本书,结合解析,我获益良多。翻译专项结束后,我选择了针对长难句的书籍,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其中100多句话进行精读和深入分析,两遍下来,我对句子结构和翻译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由于每日持续做胡敏的阅读题,午餐时间我会边用餐边浏览星火的阅读材料作为休闲。到了十月份,专项练习告一段落后,我将每日的英语学习时间减至一个半小时,再次回顾真题,每天阅读一两篇文章,温习标记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特别关注真题答案背后的思维模式,保持每天一篇新阅读的训练,同时也重温之前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大约到十一月底,我开始专注小作文的训练,教师归纳了所有可能的题材,已考过的小作文我熟记于心,未出现过的则参照作文书熟悉格式,确保考试时能应对自如。十二月的前两周,我迅速回顾了一遍之前的完形填空和翻译,很多内容已经遗忘,如果不复习岂不是白费功夫?月底的最后两周,我将重心放在过去三年的真题复习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类综合能力是一门涵盖逻辑推理、数学基础和写作能力的综合性科目。在复习时,你需平衡这三部分的学习,不能偏废任何一环。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察思维清晰度和问题解决能力,这部分需凭大量的练习题来提升,理解并掌握各类逻辑推理模型,如假设、推论、削弱等。数学基础则包括数据充分性和问题求解两大部分,主要涉及初高中数学知识,需重温这些基础知识,并凭模拟试题进行实战训练。
对写作,这是许多考生可能会忽视的部分,但实际上,一篇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的文章能显著提升总分。建议多阅读优秀的商业案例分析和评论文章,培养自有的批判性思考和表达能力。定期进行写作练习,是论证有效性分析或者小论文,熟悉各种题型的写作结构和要求。
时间管理也是这个科目的关键。在实际考试中,你只有3个小时完成200分的题目,这就需你在平时就养成快速答题的习惯。你尝试定时做题,以此来提高自有的答题速度和效率。
我要强调的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非常重要。你凭阅读相关书籍,参与案例讨论,甚至自我设计一些小型的管理项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增强应试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