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九月时,我开始着手处理肖秀荣的1000题。等到大纲发布后,我仔细研读了一遍,发现它内容相当丰富。接着,我选择了较为精简的《风中劲草》来阅读,这本书真的十分实用,我前后翻阅了大约四次。后来我还制作了一份概要笔记,这让我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变得清晰许多,如果到时候你需要了解如何做笔记,我可以详细告诉你,只是文字描述可能有点复杂。我总共把《风中劲草》复习了三次。此外,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只做了其中的选择题,并重复练习了两次。对于肖秀荣的四套卷,我背诵了五遍,尽管记忆并不完全牢固。同时,我还做了任汝芬的四套卷以及20天二十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变通,我当时考试的时候把一些自己能写的都写上了,出来成绩还是很满意的。对于数学,课本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课本的习题没有做,我的一开始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把重点内容,考研热点内容熟悉了,使自己有了全面的认知,中期的学习是把之前的内容复习了两遍,然后做真题两遍,我是从2000年的开始做的,在这个过程中做了李永乐老师的660,还看了复习全书,整理了一些笔记,后期是又做了一遍真题,然后就是做的一些模拟题,这个就很多情况了,李永乐老师的经典400题,模拟题,张宇的最后八套题,最后四套题,感觉这些题出的还可以,但是难度大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份起,我会启动英语真题的学习,采用一套有效的“五步骤法”:首先完成习题,然后自己动手翻译全文(记得写下来哦),接着对照解析仔细研究题目,再对比个人翻译,找出差异,最后挑选出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背诵。这样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如果上午的时间还充裕,不妨利用剩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随着熟练度提高,速度会逐渐加快)至于完形填空,虽然有人认为它的分数比重小,容易受运气影响,但我坚信通过认真训练是能够提升的。毕竟,做得好的人可能只会错1-2个,而差一些的可能会错10个以上。我大约在十月中期开始复习完形填空,起初做真题时,每篇错误通常在6-7个,偶尔状态好些,能控制在3-4个。但当我进行第二轮复习时,错误数量已经减少到3个以内了。(语言的感觉和上下文理解,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当你觉得晚上学习疲惫时,不妨观看一些英文电视剧来调节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这门课程融合了物理学的严谨逻辑和化学的实际应用,对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生物与医药问题至关重要。需牢牢掌握基础概念。热力学三大定律、化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这些都是物理化学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游刃有余。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每次上课或自学后,我会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概念图或者笔记,这样帮助我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定期复习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重复学习和思考能够加深印象。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化学的重点。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北京化工大学的试题通常设计巧妙,需不仅懂得公式,更要懂得如何运用。我会选一些经典的教材如《物理化学》(傅献彩版)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研究,也积极参加教师提供的模拟试题,这对我提升解题技巧大有裨益。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经常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各自的思路,这种互动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拓宽思维。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我学习物理化学的一大心得。凭实验,直观地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