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不会质疑有人仅通过最后阶段的几套练习就能在政治科目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说法,毕竟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发生。但如果你的目标是顶尖学府,那么你必须加倍努力。在考试大纲公布前,你可以先预习相对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近现代史部分,略微形成一些概念,这将对后续深入学习大有裨益。大纲发布后,应着重留意新增内容及过去两年未考的部分,这些都是预测新一年重点考点的重要线索。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模糊不清,我觉得单纯看一遍教材帮助不大。对于线性代数,我强烈推荐李永乐编写的那本红色辅导书,它概括得极其精炼。我在打牢基础后开始做这本书,一直持续到六月。暑假是关键时期,我进行了全书的第二轮复习,这时我才感到做起数学题来稍微轻松了一些,但仍需依赖辅导书的帮助。到了十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梳理常考知识点并集中精力学习,进一步巩固概念。随后,我进入了模拟考试阶段,不再查阅任何参考资料,设定时间自我测试,以此发现不足之处。数学是考研的关键,每天都要坚持做题,直至考试前一天!另外,我还做了660题,这本资料专门训练选择题和填空题,题目难度较高,涉及的知识点深入而细致。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这个成绩感到相当满意。我认为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研究真题,多分析几遍绝对有益无害。我是在大三上学期参加的六级考试,当时考虑到次年要考研,看到有人建议将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以提升阅读能力,于是我就照做了,直到考研期间也会偶尔实践,实际上这对我的翻译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两部分我没有特别去准备,全靠之前的积累。
复习时,我还完成了张剑的150篇练习,起初错误颇多,让我感到沮丧,但从8月开始专注于真题,我觉得自己开始得太晚了,虽然初期有些犹豫,但其实6月底就应该着手。最后一个月才匆忙准备作文,压力颇大,尤其是担心图片作文的主题理解是否准确,后来发现这是多余的担忧。那时我会经常看看作文书中的图片,揣摩其背后的含义。至于完形填空,我没有专门大量训练,只是把真题上的题目做了,并反复解析文章和选项。
考研专业课方面:
我想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材料科学基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材料力学性能等。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深入骨髓,因它们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例如,理解晶体结构能帮助预测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相图则有助于设计新材料或优化现有材料的处理过程。
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关键。材料科学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需凭实验来验证理论,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实验室的操作技巧,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设备的使用,以及数据解读和报告写作都是必备技能。
再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如何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或者如何设计新的功能材料。这时候,需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帮助应对考试,更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也很重要。材料科学与化学、物理、机械等多个领域紧密相关,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材料,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视野。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同学、老师交流,激发思考,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