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不用准备过早,我当时大概就是9月份下旬开始看的,大纲解析看了一点便扔下了,觉得太多太杂,就买了风中劲草系列看了,觉得那几本书很好,特别是习题,也要好好做。最后阶段就是做模拟题了,个人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还是好的,还有最后我也看了他的那本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忘记名字了)。另外奉劝大家不要再相信政治客观题选项有规律的话,做完之后还有很长时间,结果就把客观单选题答案弄到一起,对比一下又改了几个,结果悲剧了,之前对的都改错了,真是悲剧。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模糊不清,我觉得单纯看一遍教材帮助不大。对于线性代数,我强烈推荐李永乐编写的那本红色辅导书,它概括得极其精炼。我在打牢基础后开始做这本书,一直持续到六月。暑假是关键时期,我进行了全书的第二轮复习,这时我才感到做起数学题来稍微轻松了一些,但仍需依赖辅导书的帮助。到了十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梳理常考知识点并集中精力学习,进一步巩固概念。随后,我进入了模拟考试阶段,不再查阅任何参考资料,设定时间自我测试,以此发现不足之处。数学是考研的关键,每天都要坚持做题,直至考试前一天!另外,我还做了660题,这本资料专门训练选择题和填空题,题目难度较高,涉及的知识点深入而细致。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英语用书:红宝书单词+张剑阅读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楼主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一直持续到考研,说是背,楼主得背其实就是看或读,包括其他所有科目都是这样,因为楼主不喜欢那样一遍一遍得背回忆。张剑阅读150我是4月份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一半,错误很多,每篇5个要错3个,看了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给我我还是会有选错,有的题完全不敢苟同,觉得毕竟是模拟题可能还是有点问题的,就也没在意,后来索性不做了。然后6月份开始做英语真题,楼主是买的30年真题,先做的80年代的简单的不行,随便做做换了90年代,也不难。后来做2000年往后英语真题,建议学弟学妹可以从2000往后做认真做,还是不错的,楼主每天英语花时间两三个小时,其中接近两个小时都是给单词了,不到一小时做题,所以没做多少题,而且楼主从不死磕,也不翻译句子分析语法成分啥的,只是全篇大概翻译,对对答案,看看错误之处,所以这方面没法给你们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光学的学习,首要的是掌握基本的光学原理。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光路可逆性等。理解这些基础理论,帮助构建对光线传播的基本认知。还需深入理解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光学现象,这些都是光学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后续学习和实验设计的重要基础。
对干涉和衍射部分,我建议多做一些实验模拟,比如杨氏双缝干涉、菲涅尔圆孔衍射等,凭实际操作去感受光的波动特性。在偏振领域,除了理论学习,还利用偏振片进行观察实践,增强直观理解。
在工程光学中,傅立叶光学是一个重要章节。它将光学系统看作是一系列傅立叶变换,使能用数学工具来分析和设计光学系统。理解和运用傅立叶光学需一定的数学功底,特别是傅里叶分析的知识,在学习时要注重数学与物理的结合。
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应用也是考试的重点。需了解并掌握各种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光栅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这部分知识不仅要求理论理解,更需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最有效的策略。理解原理,关键概念和公式,凭做题和实验来加深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论坛、学术论文等,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
不要忽视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的重要性。整理出自有的学习笔记,定期回顾,尤其是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非常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