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口译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不需要太早开始(即使政治理论基础很差,也不要太惊慌),因为背得越早,也忘记得越快,最可怕的结果是后劲不足。从9月4号至10月3日,我把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江湖人称“红宝书”)给看了一遍,除了思修没看,其它部分都认真地看了,但是没做笔记,只是在有些知识点上划了些横线而已。看完这遍之后,再参考考试大纲,对考试的范围和要求比较清楚了,但底气还是不足,毕竟太多知识点了,担心自己记不住。这段时间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为2个小时左右,我选择在晚上7点至9点这段时间看,因为感觉这段时间对政治理论的好奇心最大。每天都严格要求自己要看多少页,规定任务量是为了不让自己掉以轻心~看完一遍红宝书之后,我开始做《肖1000》,只做了选择题部分,没做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仅仅是看了答案,为了之后背诵的方便。选择题题量很大,而且有些是比较难的,某些部分你可能会错很多,但是没关系,重要的是能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究竟是粗心所致,还是压根不懂知识点,或是超纲。一定要多总结!做《肖1000》的目的是一则为了检验自己前面一个月的学习成果,二则为了巩固自己的知识。我的做法是前一天做了一些选择题,对完答案后,第二天再去检查那些做错的知识点,寻找病因。
考研英语方面:
大致在清明时节,我启动了从97年至07年的阅读练习。每日精选一篇文章进行深度研读,设定的标准包括:1. 对每个词汇都需熟悉;2. 每个句子都要能理解透彻;3. 必须清楚每一个错误选项为何错误。初期,一篇精读可能需要耗时足足三到四小时,我通常会对全文进行翻译,直到大约五月底才完成全部(起初进展缓慢,但随着熟练度提高,后期速度会加快,最终能在一小时内完成一篇)。在暑假来临前的一个月,我每天都回看之前做过的文章(有的文章已经看了五六遍甚至更多),依然坚持之前的三个标准,并确保严格遵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翻译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实践和积累。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思维的交流。我建议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翻译练习,是新闻文章、学术论文或者文学作品,多元化的素材能帮助你全面提高翻译能力。要深入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境和表达习惯,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情感色彩。记忆词汇和短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推荐使用卡片或电子工具进行定期复习。记得多参考权威的翻译教材和译文,从中吸取经验,不断修正自有的翻译风格。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科目则需广泛阅读和深度思考。汉语写作不仅考察语言功底,也测试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我通常会阅读各类中文文献,包括新闻报道、散文随笔、历史传记等,以丰富我的语言库和拓宽视野。百科知识的积累则需日积月累,我会订阅一些科普杂志,关注时事热点,也会利用闲暇时间浏览各种百科网站,了解世界各领域的知识。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整理笔记,将学到的知识点分类归纳,这样在答题时就能迅速找到对应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