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我的教材选择,主要包括大纲分析、肖秀荣的1000题集、思修的知识点精要、肖老的时政资料与考点预测手册,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肖四。对于肖秀荣的书籍,我个人深感赞赏,认为他真正体现了行业的诚实与信誉。让我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方法。我主要专注于1000题,总共做了三次,我认为这些题目极其有价值。我会标记出错误的部分,并且在十二月时持续回顾这些错题。有些题会反复出错,这其实很常见,关键是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肖四的重要性无需过多强调,我没有采用风中劲草,而是选择了那个考点预测的背诵版作为替代,因为我觉得风中劲草的内容过于庞大。
考研数学方面:
课本过一遍后我用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大概需要一个半月我高数部分才看完,一定要捂住答案自己先做,反正就是很慢很慢,每天不到十页的样子,基本每个题都不会做那种,我没有做复习全书里的线代部分,而用的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然后整本书过完后已经开学了,然后我开始复习全书刷第二遍,把自己一直错的和认为重要的圈出来,后面可以针对性复习。第二遍依然很多题都不会,不过重要的是学习套路。然后这一遍也完了到十月中旬或十月底了吧,就开始刷真题,我买的李永乐的真题书,然后还自己打印了95-04年的真题,你可以买张宇的真题,里面有所有的真题,太早的你可以不用做免得时间不够了,真题我都是两天一套做的,先拿一张大的草稿纸,考试用的那么大够写整个答案的,第一天自己做一遍,就当正式考试那样写不要翻书,选择填空只写答案,过程在另一张草稿纸上算,写整齐以便后面错了可以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我一般是上午8:30-11:30左右做完然后标上年份收好,第二天对答案错的画出来然后分析,再找同类型的题练练。刚开始可能知识点太多总是忘记错的多,慢慢做得多记住记好了。数学参考书也有很多人用张宇的一系列,你可以看别人的推荐在李永乐和张宇中间选一套,买好了就吃透自己的书。最后十二月我还买了张宇的八套卷练手,题比较难,可以和真题岔开做以免打击信心。数学就是重视基础,理解概念,把知识串起来,多做题。还有一本李永乐的660题,全是填空选择我只做了选择题,开始真题的时候有时间就做做,有利于理解概念。
考研英语方面:
我在准备全面阅读翻译时进行了实践,从10月起便专注于真题的翻译部分。对于完形填空,同样是从10月之后才着手,尽管分数占比不高,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如果认真对待,通常20道题中能答对10道。我深有体会的一点是:词汇至关重要。我一直向学弟学妹强调单词的记忆,“需要反复背诵30遍,中间不能间断,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一天。”其余的部分自然会随之进步。或许是因为我在高中的语法基础扎实,即便没有刻意记单词,也就是“只有框架缺少内容”,一旦填补了这些词汇空白,问题就不大了。但对于语法基础薄弱的同学,我还是建议翻阅一下语法书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核心模块。在复习时,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例如,数据结构中的链表、树、图等,不仅要理解它们的定义,更要熟练掌握其操作算法,如查找、排序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则要求你理解CPU的工作原理,知道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操作系统部分,要理解进程和线程的概念,了解调度策略;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以及各层的主要协议是重点,尤其是HTTP、TCP、UDP等常见协议的工作机制。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我会建议你找些实际问题或者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比如编写一些简单的数据结构程序,模拟操作系统中的并发执行,或者分析网络数据包。凭动手实践,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再者,刷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你参考历年的真题,以及一些权威的教材配套习题,如《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操作系统(汤小丹版)》等。做题的过程中,注意理解和总结解题思路,不是仅仅答案。
持续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也是必要的。阅读一些高质量的技术博客,关注学术会议的论文,帮助你开阔视野,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