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政治科目给人一种不确定感,难以估量别人的准备程度,自己则常常感到思绪混乱。但在后期做综合题目时,即便我没特意死记硬背,答题也能接近标准答案。所以我建议大家按照常规步骤复习。我购买了风中劲草的三本书,一本用作背诵,一本用来做练习,一本用来核对答案。专心致志地做题,认真改正错误,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要深入理解。此外,我还打印了许多学习资料。至于背诵的部分,由于老师的讲解帮助我很多,减少了机械记忆的工作量,我会每天花一小时做相关的选择题并校对答案。在解决了选择题之后,留下的十多天时间里,我专注于背诵关键章节和回顾主观题。这时,参加辅导班的好处就显现出来,因为有些章节的主观题不太可能成为考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记忆,当然,理解仍然是基础。当然,肖四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初期选择的数学教材就是《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基本,拿着教材来打基础,学习知识点、各种定理、各种公式。课后习题都要亲手做。复习和考试的范围参看教育部出的《大纲解析》。在这里,我想着重说下概率论,说实话大学时学的时候感觉挺简单的,其实这部分在考研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数理统计那一块。数学的话如果大家想拿高分推荐从基础开始自己总结方法和套路,比如极限求解的两大核心要点、表格速解积分问题等,这些东西都很实用,而且在市面上没有别人能讲。而且每一道题都要做到最后,不要一看会就不做了。这是我血淋淋的教训。我之所以再来一年就是忽视了这一点。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自认资质愚钝,所以对英语的复习下了很大功夫。第一遍,背单词并且总结相近、相似、反义词,同时做真题(不查单词,只是做题然后检查对错);第二遍,做了阅读80篇,完型40篇;第三遍,一天一篇真题阅读。在本子上逐句翻译,之后做题,对答案之后将翻译错的句子重新断句分析在本子上,后面还要总结文中不认识的单词和句子。其实这样的方法速度相当慢,但是一篇文章可以练翻译,可以练阅读,可以背单词,又可以为之后准备作文总结一些好的句型,何乐而不为呢?第四遍,按照考试时间每天一套或者半套真题,这一遍是纯做题,就是为了检验复习效果。虽然做了几遍题,有的题还是重复错,你要仔细去思考到底理解出现了什么问题,避免这类题下次再错的情况。另外复习加进了对作文的准备,我是将每一类型话题的作文自己总结,小作文就是模板,大作文各写一篇,其中写的好的句子需要重点记忆。英语的作文不要写太多的从句,我一直认为句子简单而意义深刻的英语句子才是好句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研究的对象,它可能是光、声、电等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要深入理解离散信号和连续信号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信号的频域表示法,如傅立叶变换,是解析信号特性的关键工具,务必熟练掌握其计算规则和应用情境。
信号的滤波和处理是考试的重点。要熟悉各种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特别是 Butterworth 和 Chebyshev 滤波器。理解和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例如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对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再者,随机信号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理解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如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信号分析。对平稳性和非平稳性随机过程,要有清晰的认知,并能运用Wiener-Khinchin定理进行功率谱的求解。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尝试使用MATLAB或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信号的产生、滤波和分析,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题目中的问题往往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做题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多做一些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了解命题趋势,训练解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