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肖秀荣1000题(做3遍)、肖秀荣的八套卷4肖秀荣的四套卷(每年12月份才能在淘宝上买的到)、蒋中挺最后五套卷、历年真题。先看精讲精练对应做1000题,一定要做3遍以上,错题看5遍才可以;之后做历年真题;之后做肖秀荣八套卷;之后做蒋中挺的卷子;最后12月份买上肖秀荣四套卷以上说的都是选择题,只需要做选择题接下来说大题,把肖秀荣出的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大题都背下来,每套5个大题,一共60道 大题就没问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太重要了,18年和16年一样,太多人倒在了数学上。个人认为数学高分具备两个条件:足够的题+强大的心足够的题:推荐使用李正元、范培华的粉皮复习全书,编写合理,难度适中,且配套练习题比较实用。其次,购买一本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口碑首选,没啥好说的;小题辅以660或者1000题,选其中一本足够;以上完成一遍后,梳理错题,自己再做一遍就可以着手系统训练。后期试卷使用:历年数三真题(重要性随着近年的难度上升而降低,题型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但是需要重视),合工大超越五套题(13-18),共创五套题(15-18),超越题目综合性强,且很多题虽然难但又不是偏题,很适合考研,有空多做几遍。如果觉得以上题量还不够用,《最后超越135》,李正元,范培华的《数学预测试卷》,李永乐《决胜冲刺6+2》均可以拿来练手。强大的心:18数学考研四道选择题在最后10分钟,猜对了三道题我会乱说。。。总之,遇到难题一定要淡定,如果你准备了很充分又觉得难势必对于别人来说也会很难,那种考数学提前交卷的不必理会,毕竟谁特么不会计算错了,难道真的不检查吗!大部分都是放弃了提前交的白卷。当然考试之前也可以锻炼下心态,比如拿张宇最后8套卷,4套卷来锻炼下小心脏。以上,仅供参考。
考研英语方面:
"掌握阅读,便掌握了胜利的关键"此言非虚,无需沉迷于模拟试题,真正重要的就是真题!然而,做题不应流于表面,每篇都需深入理解,不能仅停留在改正错误的答案上。每做完一篇文章,务必要确保自己彻底搞懂为何出错。此外,每个新词汇都需要攻克。(我个人曾尝试背诵《恋恋有词》,但发现容易遗忘,于是我就把我做过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的陌生词汇,按年份分类记在笔记本上,这样一来,再次碰到相同的单词也能迅速查阅。我没有额外去背单词书,因为熟悉真题中的生词,实际上已经足以应对大多数考试情况了。)至于解题策略,首先我会为文章标出段落,接着浏览题目,勾勒出题目的主要信息,然后开始阅读文章。只要你能大致理解文章内容,并保持细致的态度,通常都能顺利解答。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和掌握市场均衡理论至关重要。供求曲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中去。理解效用理论和成本理论也是基础,包括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以及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理解其基本模型和决策逻辑。
金融经济学则更偏向于实践应用。金融市场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等,都是核心知识点。要理解这些理论如何解释和预测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行为。公司财务的部分,如资本结构决定因素、投资决策原则,也需深度学习。风险管理,特别是对冲策略和衍生品的使用,是金融经济学中的实战技能,务必重视。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以教材为基础,辅以高质量的参考书和讲义。理论知识需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尤其是计算题,只有凭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关注最新的经济新闻和研究动态,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也能提升分析能力。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到学习伙伴,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我要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这两门科目的关键。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案例,如分析公司的经营策略或市场的价格变动,这会你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也会使你在考试中更有优势。理解和应用远比死记硬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