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本人高中为文科生,政治底子还算不错,确实没花太大精力。看了一遍大纲解析,风中劲草只看了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精力还是花在了押题讲义上,练习部分主要做了近五年的真题以及肖四。今年不少研友认为肖今年并没有押中多少,我觉得虽然肖四上并没有出现很多今年试题的原题,但肖四上的很多主观题答案都可以往今年的试题上套。总的来说,政治考试时间还是挺紧张的,写主观题的时候最好注意考试节奏。在政治的准备阶段,有基础的同学,如果觉得时间紧张的话,可以直接看押题重点,多做练习来发现知识盲点,以练带学,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开始自己看书可能会很吃力,做数学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数学想考高分的,还可以做一些张宇的题,他的题难度很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很受打击,因为有的题你始终解不出,但是一看答案原来很简单,这就要求一定要先把基础打牢,另外要计算能力提高,因为数学计算题量还是非常大的。数学也要多做真题,最好做上近15年的,最起码得三遍。个人经验:复习趁早,先看两遍课本,然后整理一下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尤其是考过的题),记住一定要全面的学习,每年地大都会出现一定量的新题,未雨绸缪,不过一定要注意校订好答案,我就是不注意这个,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从4月初处于背单词状态,不会的词可以专门放在一个小本上利用零散时间背背,也有同学用手机APP,看大家更习惯哪个吧,坚持就好。背单词期间在用张剑黄皮书做真题的阅读部分,开始的时候一天一篇,慢慢地往上加,做完关键是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选,重要的不是题,而是思路。到暑假回家去图书馆觉得带着书太沉,就找了电子版把历年真题打印按年份装订,这个时候就是每天把一年的阅读集中一起做。9月开学后就将近些年的阅读全文写出来翻译核对过。我是一个礼拜左右集中看一波。新题型部分原以为很简单,做了几年的真题发现还是有点难度的,当然16和17年考的确实比较水。考前专门找了题练。作文部分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直到考前在酒店里才正式地把大小作文各写了一篇练手就直接上考场了,前期只是跟着老师学过一些写作技巧,重点看过一些句型和热点话题。完形我认为没必要刻意练,分值低,而且当你阅读能力提高之后做完形自然不困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化学是基础。理解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性质规律,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力等,这些都是分析和预测物质性质的基础。掌握酸碱理论,尤其是布朗斯特-洛里和路易斯酸碱理论,对理解各种化学反应机制有重要帮助。配位化学的知识也非常重要,特别是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结构特性。
有机化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官能团和其反应性。熟悉各类有机反应,如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析复杂有机分子的合成路径。要深入理解立体化学,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等,这对理解和设计实验合成路线非常关键。
再者,物理化学主要涉及热力学、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等方面。热力学三大定律是基石,理解并应用它们判断反应的方向和可能性。动力学则关注反应速率和机理,掌握Arrhenius方程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至于量子化学,理解分子轨道理论和波函数的意义,能够解释分子的稳定性、磁性和光谱特性。
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实验加深理解。对复杂的概念或公式,尝试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去类比解释,使其更加直观易懂。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确保知识点的长期记忆。
利用好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料,例如查阅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这样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在答题时提供新颖的角度。积极参与讨论小组,与同学交流解题思路,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