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的时候跟着班过一遍书,最好跟着刷1000题,我刷题晚到11月才刷完当时还赶上论文开题乱七八糟的事挺着急的,不过一定稳住心态,告诉自己认真刷一遍和快速刷2到3遍其实都是一样的。还有就是大题什么时候背,我能说我在还剩10天的时候才开始背吗,当时也很着急,但每天狂背最后也背过了,不但把徐涛小黄书上的重点内容背诵完,还把肖四的大题关键点背了两遍。当然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进入12月再背大题其实不晚,除非你背的太慢,前期关注的一定是选择题,一定一定做好选择题,今年单选题很基础,但多选题简直就是坑啊,政治大题可以说今年基本全压中,但是材料基本是肖四的答案啊,反正我写的是徐涛版本加简单的肖四角度也不知道政治能否过线。所以说政治这东西,一定要给足够的重视。政治复习规划是这样的:9-10月一边看大纲一边做1000题,第一遍不要在1000题上写答案,方便以后二刷三刷。11月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出了,就着手做8套,用零碎时间看形势与政策。期间1000题反复刷,直到扫一眼题目就知道选什么的程度。12月4套卷来了,啥都不说就是背背背。可以适当做做蔣五看看徐涛小黄书,多看一些心里会有点底。但最重要的还是4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直至暑假之前,我坚持每日一章张剑的《阅读150篇(基础版)》。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别太在意正确率,目前的重点是培养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语感,内容优于答案。也许有人会问,在阅读过程中是否需要记住不熟悉的单词呢?这得看个人情况,如果你觉得时间充足,可以尝试记忆;如果觉得已有足够的词汇书在手,不必强求。完成《150篇》后,差不多就到了暑假,那时我会开始做97至04年的真题阅读,依旧选择张剑的黄皮真题集。至于每天的数量,随你喜好,我个人选择一天一篇。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你需要收集新词,并结合后面的解析来理解段落、解析问题、剖析复杂句子,甚至全文翻译。尽管97-04年的试题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接触一下也无妨。暑假过后,我转向05年至今的真题练习,这是个关键阶段,题目的参考价值逐年增加。同样的,你需要记忆单词、解析问题、分析段落和长难句。每个人做真题的方法各有千秋,有些同学可能会每天处理一年的阅读部分,标记新词、研究长难句,第二遍分析文章,第三遍再分析题目,如此循环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流行。然而,我采取的方式稍显独特,我只做一遍,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我会做第二遍。我每天仅做一篇阅读,当天就会标出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和题目,翻译全文等。因此,这样的复习策略较为另类,学弟学妹们不宜盲目效仿,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我这个人可能偏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大纲还是英语阅读,我都仔细对待,解题时也会反复思考,这就导致进度缓慢,没有多余的时间再来一遍。你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得心应手的学习工具,形成独特的解题和阅读方法,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别忘了,真题不能一次性做完,要保留最后三年的,用于考前半个月的模拟测试,严格把控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语语言文学综合一侧重于语言学基础。这部分需深入理解法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语言变化规律。我在学习时,注重课本知识的,也借助了大量的实际语料进行实践。例如,凭阅读法国报纸、小说,收听法语广播,来感受语言的实际运用,并从中提炼出语言规则。我还使用了一些在线资源,如Duolingo、Babbel等,这些工具帮助我巩固了基础知识并提高了听说能力。
法语语言文学综合二则更偏向于文学和文化。我研读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法国文学作品,如莫泊桑的小说、维克多·雨果的诗歌,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每部作品,我都尽量去理解其深层含义,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社会背景。我也积极参加各类法语文化讲座和讨论小组,这样不仅能深化对法国文化的理解,还能锻炼自有的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笔记和复习至关重要。我会在阅读和听课时做详细的笔记,整理出关键知识点。定期回顾,不断强化记忆。模拟试题的训练也不可忽视,它能帮助我熟悉考试格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我认为,语言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交流是提升语言技能的有效方式。我积极参与法语角活动,与他人用法语对话,不断提升自有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