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初期,我研读了肖秀荣教授的《精讲精练》(次年使用《大纲解析》)、《1000题》以及他的《历年真题解析》。此外,我还借助徐之明的《逻辑图解》进行学习。进入中期阶段,我以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为蓝本,专注于背诵选择题的关键考点,并通过蒋中挺的《客观题应试宝典》来掌握易混淆的知识点。到了复习后期,我投入大量时间背诵大题和模拟试题,利用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徐涛的《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题》和阮晔的《四套卷》作为资料。对于大题的备考,我还参考了徐涛的《考研政治必背20题》,其内容十分精炼。整个政治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1000题》了解基础知识以应对选择题,然后背诵笔记来牢记所有基本知识点,最后则是准备主观题的大题。
对于那些对政治感到困惑的同学,比如我这个理科生,特别是对马哲政经感到吃力的,我不建议等到《大纲》发布才开始,而是推荐直接从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入手,每读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可以尝试今天阅读一章,第二天完成对应的习题,以便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并巩固记忆。一开始,错误在所难免,尤其是马哲部分,由于难度较大且题量多,可能需要每天一章。而毛中特和近代史可以尝试每天两章,如遇到章节题量过大,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绘制逻辑图或思维导图会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点。
完成第一轮《1000题》后,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理解出题模式和考查重点。接着快速重做《1000题》第二遍。当徐涛的《冲刺笔记》出版时(大约在十月中旬),每天背诵一至两章。我个人偏好《冲刺笔记》,因为它对易混淆知识点做了很好的归纳,版面简洁,内容更加精炼,使得背诵更为高效。背过一轮后,再次做《1000题》,你会发现错误明显减少,甚至无需查阅书籍就能解答。此时,你可以同时进行第三次《1000题》的练习和第二次《冲刺笔记》的背诵,这将为后续的模拟题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时间有限,可以省略第三次《1000题》的练习,不过我当年连第二次都没完成,导致后来模拟题中出现许多错误,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整理错题,因为知识点不够清晰。
鉴于我当时的时间极其紧张,所以提前准备至关重要,以免留下遗憾。即使我没有完成三次《1000题》的练习,但我非常认真地背诵了《冲刺笔记》,尤其是那些易混淆的知识点,我相信这是我取得较好政治成绩的关键。政治中有许多需要对比记忆的相似知识点,多次回顾,确保不再犯错。
考研英语方面:
个人认为英语最重要的做好两点,第一单词,第二真题。首先说单词吧。单词是一个很苦很煎熬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经历。用哪本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坚持下来。每天一页或者两页,一个list或者半个list,贵在坚持。我单词一共是过了五六遍吧。单词量上去了的话,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就都上去了。然后说真题吧。真题应该把近十年的认真做一遍吧。其中前五年的做一遍,后五年的做两遍吧。做真题最主要的是让你体会命题人出题的思路。其中真题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阅读,新题型,作文。阅读和新题型还是在单词的基础上多做题目。作文先不用着急,也是到最后背。不要去背所谓的模板,要在各种类型的题目中找到自己写作的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学理论部分,理解法律的本质和功能是最基础的。深入研究法律的社会作用,比如法律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要熟悉主要的法学流派和代表人物的观点,如自然法学派、实证法学派等。我建议大家多阅读原著,这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法学理论。批判性思维也是这个学科的重要部分,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有的见解。
宪法学的学习需把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公民权利等内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重要性不言喻。要熟记国家机构的构成和职能,理解权力分配和制衡机制。宪法案例的学习也很重要,它们帮助理解宪法条款的实际应用。我推荐凭做历年真题来巩固这部分知识。
民法学是法学中的实用学科,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是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各类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特别是合同的成立、生效、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是非常重要的。物权的种类、取得方式和保护,以及侵权责任的构成和承担方式也需重点关注。学习民法时,除了看书,我还建议多参与案例讨论,这有助于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我会定期进行自我检测,凭模拟试题检查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并及时弥补。这种方法对我非常有效,也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