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我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我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我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我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英语方面:
我曾使用了三本阅读书籍来备考: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出版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以及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的书相当实用,按照主题划分,但这200篇文章涵盖了Part A, B, C三个部分,后面还有大量阅读策略的讲解,部分内容的实际效用并不明显。考试虫的书包含100篇文章,分为20个单元,涵盖了四种传统题型和一种新型题型。而张剑的书声名远扬,但难度高于真实考试(作者本人也如此认为),其解题思路独特,有时给人一种偏离常规的印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语言基础,这门科目主要考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听力部分,我建议多听原版英语音频,如BBC或CNN新闻,提高理解和反应速度。口语训练则凭参加英语角或者找语伴进行实践。阅读方面,广泛阅读各类英文文章,尤其是学术论文,提升词汇量和理解深度。写作则需不断练习,尝试撰写各种类型的论文,从短篇到长篇,从小说到评论,以提升结构布局和表达精准度的能力。
英语语言学与文学基础,这部分需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理解,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我推荐《语言学简明教程》作为入门教材,要关注最新的语言学研究动态,凭阅读学术期刊保持知识更新。至于文学基础,阅读经典英文作品是必不可少的,需理解不同文学时期的风格特征,分析人物性格,解读象征意义。推荐的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以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经典文本。
学习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结合实际运用,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例如,语言学的知识帮助解析语言现象,文学的研读则能提升批判性思维。定期自我测试和模拟考试也是必要的,这样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发现,好的时间管理和自我激励也至关重要。每天设定学习目标,合理分配时间给各科目,保证每一部分都有足够的复习。保持积极的心态,自己,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