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可以看看马克思和史纲适当做点选择题,等到九月份政治考研大纲出来,再多加时间复习政治,把选择题知识点理解透彻,适当看看真题选择题就行,看看哪些选项容易设置陷阱;政治分析题和当代时事结合紧密,平时可以跟着老师上课,会经常分析介绍时事考点,考前一个月再背一些押题分析题就可以了,把分析题知识点背熟,就算考不到原题,也能把答题纸写满。9-10月份我进入了第二轮复习,这段时间我学习了秋季技巧班,主要训练大题的答题思路。个人感觉很有用处。各类押题卷压中题目很正常,但每道题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所以政治想得高分不能仅仅依靠模拟卷答案,最好可以有自己的答题思路。这段时间最好同时二刷1000题,找到自己基础薄弱之处,今年的选择题应该是有几道其中的原题。按往年情况看,其实选择出现原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还是要抱着扎实基础的目的查缺补漏。
考研数学方面:
我于三月中旬启动了数学复习计划,入手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起点。初次翻阅时,确实感到有些吃力,尤其是微积分部分,由于大学一年级学习的知识已模糊不清,重新掌握颇有挑战性,再加上全书中的习题难度超越了教材。因此,我决定从基础知识着手,逐步提升难度。第一遍研读全书较为缓慢,有时花费数小时也只能消化寥寥几页,遇到许多难题在所难免,此时不必过于焦虑,因为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首次通读就能解答所有题目,那就可能低估了李永乐的深度……直到六月底,我才完成了全书的第一轮阅读。
暑假期间开始了第二轮学习,由于之前打下的基础,这次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多内容我已经能熟练掌握。接着,我集中精力攻克那些尚未理解的部分,尽管不能保证全部明白,但我会尽力去争取。听课时做笔记至关重要。到了暑假尾声,我已经将全书完整地看了一遍。随后,我用几天时间回顾整理的笔记。紧接着,我购入了一本660题,在第三次阅读全书的过程中,我会在晚上挤出时间做660题的选择题。这时,由于教师已经讲解过专题训练,我发现这些题目并不像他人所述那样艰难。
考研英语方面:
大致在清明时节,我启动了从97年至07年的阅读练习。每日精选一篇文章进行深度研读,设定的标准包括:1. 对每个词汇都需熟悉;2. 每个句子都要能理解透彻;3. 必须清楚每一个错误选项为何错误。初期,一篇精读可能需要耗时足足三到四小时,我通常会对全文进行翻译,直到大约五月底才完成全部(起初进展缓慢,但随着熟练度提高,后期速度会加快,最终能在一小时内完成一篇)。在暑假来临前的一个月,我每天都回看之前做过的文章(有的文章已经看了五六遍甚至更多),依然坚持之前的三个标准,并确保严格遵守。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模块。这四个部分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构建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框架。
数据结构是理解算法复杂性的关键,重点在于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结构,并能灵活运用排序和查找算法。对这部分,理解并动手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是提升的关键,LeetCode或HackerRank等在线平台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CPU、内存、输入输出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二进制、十六进制转换,熟悉指令集,理解CPU执行程序的过程,以及存储层次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需大量记忆,但结合实际硬件理解会更有效。
再者,操作系统主要研究的是资源管理和调度,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理解多道程序设计、虚拟内存、磁盘I/O等概念,并能解决并发控制、死锁等问题,是学习的重点。阅读操作系统原理解析书籍如《现代操作系统》会有很大帮助。
计算机网络要理解TCP/IP五层模型,特别是传输层的TCP/UDP协议,网络层的I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各种协议如HTTP、FTP等。掌握网络的数据封装、路由选和拥塞控制等知识也很重要。使用Wireshark抓包分析,或者参与网络编程项目,都能加深对网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