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六月初,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学习套装,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命题人讲真题的上下册。我的策略是一章接一章地学习,并同步完成对应的1000题练习。我认为七月份启动政治复习并不算早,毕竟那时正值暑期,心态相对轻松,专注度逐渐提升。然而到了九月,随着紧张感增加,对政治复习的耐心会显著下降。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一旦放松,进度就可能受阻。七月时你可能会觉得九月开始复习绰绰有余,但九月看到大量的背诵资料和阅读理解,又会寄希望于肖四、肖八、蒋五等预测卷。实际上,完全依赖押题是不现实的,提前扎实准备才是上策。老师们会在不同阶段逐步精简课程,反复强调基础知识,这种温故知新的过程至关重要。跟从老师的指导很有帮助,因为他们能帮你理清教材中看似无序的知识点,找到便于记忆的逻辑或技巧。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几乎尝试了所有市面上的押题卷,少说也有三十套。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方法相当直观,可以概括为四字原则:海量刷题。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我按照既定计划研读选定的大部头教材。到了真题和模拟题阶段,我几乎尝试了所有市面上能找到的试题集,包括张宇的二十周年真题合辑、最后八套卷,以及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尽管已多年未更新)。我在两个月内坚持每天一套题并进行深度剖析,总计完成了60套题目。有一点经验值得分享:过度刷题而忽视基础可能导致选择题错误频发,所以我建议大家务必深入理解教科书中的定理。
考研英语方面:
背真题单词:买了一盒卡片纸,然后做真题阅读的时候把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划出来,把这些单词抄到卡片纸的一面另一面写上它们的中文意思。利用零散的时间看看这些卡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算法。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理解CPU的工作原理、存储层次结构以及输入输出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操作系统部分,要把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概念和机制。至于数据结构和算法,熟练运用数组、链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并能灵活应用排序、搜索等经典算法,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网络技术也是这个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TCP/IP协议族的理解和应用,包括OSI七层模型,HT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以及路由选、拥塞控制等网络原理,都需有扎实的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加密解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也应有所了解。
再者,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另一个需关注的重点。SQL语言的使用,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等内容,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对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的理解,也会为学习增添深度。
学习这些内容时,我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来构建理论框架,凭编程练习或者模拟实验来加深理解。例如,尝试自己编写简单的操作系统模块,设计和实现数据结构,或者搭建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系统。这样既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帮助你在实践中理解抽象的概念。
定期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也很重要,这有助于你熟悉考试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参加讨论组或论坛,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也能从不同角度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