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政治主观题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部分则是其他相关知识点。在初次接触1000题时,就要同步强化马哲的学习,尤其是各章节末尾的习题,通过这些题目来深入理解材料,培养找到相应理论点的能力。对于非马哲的部分,只需紧跟肖大大编写的肖八和肖四,这些已经足够充分准备了。十一月份起,我并未阅读精讲精练或类似全面复习书籍,听说提早阅读的同学也收获不大,除非你对政治理解深入且有高要求。我选择了迅速过两遍1000题,起初状态不佳,但后期逐渐改善。接着,我完成了肖八、米六等资料的选择题,并在风中劲草中标注出高频考点,仅做了最近五年的真题。最后的备考期间,我尽可能地做了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如肖四大、米三大、蒋五大、任四大等。对于主观题,肖秀荣的资料是绝对重点!除了肖四,我也浏览了徐涛的小黄书,觉得颇有帮助,但我没有专门去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需要四个步骤,一是四篇阅读理解题目一起做,二是做完了对答案,自己先进行思考,三是对照解析,检验自己思考内容,四是对四篇文章进行总结。这项工作刚开始操作可能有点困难,也会很耗费时间,但是随着做的工作越来越多,积累的英语知识越来越多,自己水平也会越来越高,操作起来会越来越简单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建筑学基础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科目,它包括了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建筑材料、结构力学等多个方面。在备考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这门课不仅需记忆大量的知识点,更需有深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建议大家先从课本入手,构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凭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和案例分析,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定期做一些小的论述题练习,提高你在考试中快速组织思路的能力。
对建筑历史部分,理解各个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逻辑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至关重要。我建议用时间线的方式进行梳理,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能帮助你看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建筑快题设计是考验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科目。这需大量的实践训练来提升。我通常会选一周做一次快题设计,尽量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在设计时,要注意空间的功能合理性、形态的美学表达以及结构的可行性。每次完成后,我会反思自有的设计,找出不足并尝试改进。参考优秀的设计作品,从中吸取灵感也是很有帮助的。
建筑快题设计中的绘图技巧也十分重要。熟练掌握徒手画图和使用CAD等软件,能你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平时要多加练习,形成自有的绘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