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主要在暑假期间启动了政治复习,阅读了肖秀荣的详尽知识点讲解,并完成了1000道习题。随后,我还使用了肖四、肖八以及任四等资源,因为后期会有大量题目和参考资料可供选择,所以不必担心,专心记忆就行了。尽管接触了很多材料,但我强烈建议采用肖秀荣老师的资料。开学后,我开始做肖1000题,每次出错都会找出相应知识点深入学习,同时记笔记以助于逐步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是很重要的,但适当的有难度的练习也是必要的。我的教训就是低估了考研数学的难度,再加上基础不是足够扎实,初试时差点哭晕在考场……等把基础的部分掌握之后,一定要不断练习,题海战术虽不太靠谱,但是数学确实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做到熟练,做题时才能有思路,我就是当时畏惧了模拟题的高难度,觉得肯定不会考太难的,结果在考场上就傻眼了,以至于最后数学成绩刚刚爬上三位数,和别人拉开了差距。所以,扎实的基础+足够的练习,才能在最后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分享一个小方法来提高解题效率。通常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两道选择题可以轻易地排除,剩下两个则令人纠结。这种时刻我们往往容易出错。为此,我在确定答案之前,会针对那些不确定的选项,将支持我选择它们的理由一一列在纸上。经过对选择理由的梳理后,再去核对正确答案。接着分析,哪些理由是有根据的,哪些是站不住脚的。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识别出正确答案所应具有的关键“特征”。如果一个选项能匹配到2-3个坚实的理由或“特征”,那么它成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通常大于只有1-2个支持点的选项。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如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等。这些概念的理解需有扎实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基础。复习初期,我会花大量时间回顾和巩固这些基础知识。
掌握系统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分析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重要工具,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能够帮助解决许多复杂的信号处理问题。系统的稳定性、因果性和频率响应也是常考的知识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熟练运用。
再者,对信号的滤波、调制与解调等实际应用部分,不仅要求理论知识,还需凭做题来提高对这些概念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推荐使用教材上的习题以及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练习,这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画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绘制信号的频谱图或者系统的传递函数图,帮助我直观地理解信号的特性或系统的动态行为。定期自我测试和总结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
我还参加了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又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知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