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概括来说,政治学习的核心是记忆与决策。复习过程往往紧凑且稍显匆忙,或许起步较迟,使得时间显得尤为紧张。通常的做法是先浏览大纲,待到风中劲草资料发布后便投入背诵阶段。最后阶段会大量演练模拟试题,并熟记问答题目。我个人起步较迟,在一月初才开始背诵,主要依赖于任汝芬系列书籍,尤其是那本醒目的蓝色《任之四》,在备考期末的图书馆中几乎无处不在。
考研英语方面:
初期阶段,我专注于记忆词汇(使用一本红色封面的词书),接着进行了阅读练习(通过张X的200题集)。我还完成了2000年前的所有英语真题,因为它们较为简单,旨在让我熟悉题型并提升自信心。在九月和十月,我将重心放在整理之前的真题阅读上,我对每篇文章都进行了全文翻译,包括题目,以加深理解。同时,我也开始接触新题型,它分为四种类型,一旦掌握了规律,解题就变得容易了。每天坚持阅读两篇文章不间断。这个阶段也可以开始翻译训练,每天精研两句真题,运用同样的方法来解析复杂句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北欧历史的学习,我认为理解时间线至关重要。从维京时代到现代,北欧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丰富的变迁。特别要关注的是中世纪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王国的形成,以及19世纪的民族主义浪潮对北欧各国独立的影响。了解北欧国家如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或参与,以及冷战时期的角色,这些都是常考点。阅读原始文献,如冰岛萨迦或者古代诺尔斯诗篇,能帮助深入理解北欧人的思想和价值观。
北欧社会文化的学习则更侧重于对比和分析。例如,北欧福利国家模式的独特性,包括全民医疗保健、教育免费等,是如何塑造其社会结构的;还有北欧设计、环保理念、性别平等等方面,都是需深入探讨的主题。对这些,不仅要记忆事实,更要理解背后的逻辑和社会背景。尝试去读一些北欧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提供更深的理解视角。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主题式”学习法。挑选几个大的主题,如“北欧的民主进程”、“北欧社会的平等观念”等,围绕这些主题搜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你在答题时更有条理。
,实践应用也很重要。比如,你尝试用学到的知识解读北欧电影、音乐或者文学作品,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这些内容。还参加一些相关的讨论小组或论坛,凭与他人的交流,提升自有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保持持续的阅读习惯,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新闻报道,都能帮助你保持对北欧社会的敏感度,及时掌握新的信息和观点。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