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理论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暑假开始看精讲精炼,做第一遍一千题,断断续续到九月份,十月份第二遍,十一月只看错题,背肖八,十二月背肖四看时政。没做任五什么的,听许多学姐的买了风中劲草九月想背,发现体系和精讲精炼不太一样,最后吃灰。教训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辅。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不太擅长,首先从阅读书籍来巩固基础知识,接着完成36讲中对应的习题。在基础课程结束后,我购入了1000题,开始深入复习阶段,重点是各个专题的攻克,并且整理了许多策略和技巧,我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后续查阅。同时,我会交错进行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在学习线性代数时也会穿插一些高等数学的练习。第二轮复习是从九月初至十月底,除了上课时间,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学习步骤,但这回我强调实践,不再只是凭感觉,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记忆公式,时常尝试默写,遇到困难立即查看笔记。这样的习惯逐渐带来了明显的进步。这轮复习同样要做标注,标记出之前不懂但现在理解的、遗忘的知识点以及找到新解题思路的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重点放在单词和阅读上。单词方面,三月份就开始背单词。单词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背完几遍以后,可以把自己还不熟练的写在小本子上,这样在很多闲暇时间(例如上厕所期间……)都可以记单词,这样就不需要花额外时间记了,我是在暑假完成这项工作的。阅读方面,刷真题刷真题!第一遍不需要太快,我是很着急的人,所以都是要求自己一晚上就是4篇阅读,阅读用书就是张剑黄皮书,20年真题,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先做后十年真题。建议大家买试卷版的,这样用起来很方便,阅读一开始做,你可能完全不懂出题人的脑回路,错的一塌糊涂,我经常就是一篇就对1,2个。这时候总结就很重要!每一篇都要认真总结,不会的单词,长难句,还有一些出题人套路,第二天进行背诵。第一轮做完后,在刷第二遍之前,可以有意空出一段时间,将第一遍的答案都忘掉,在这期间,我刷了张剑阅读150篇提高冲刺版,题目难到怀疑人生,也没有做完,挑几篇重点的总结经验。后来就二刷真题,这时候应该就会出现质的飞跃,2010年的,我记得我就错了2,3个。新题型我大约11月份才开始准备,用的就是阅读150篇里的新题型,一天3-4篇,遇到容易的就很快,难的不仅慢,还会错,后来又做了真题里的新题型。其实新题型挺看命的,抽到容易题大家都皆大欢喜,难题,很多人都会全军覆没。翻译也是看的150篇,完型就只是练了练真题。作文,看的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辅助何凯文的作文书,对每个话题都进行了自己整理,然后一天背2-3篇左右,基本都是背的历年真题范文,后期可进行默写。ps今年小作文我几乎就是默写上去的!所以作文没有好办法,一定要多背,量变变质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需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
在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是基础,掌握质点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振动和波动的知识也需扎实,如简谐振动、波的干涉和衍射等。这部分的学习关键是凭大量的例题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学部分主要涉及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两大领域。分子动理论要理解气体的状态参数和统计规律,热力学则要熟练掌握四大定律及其应用。这里,理解比记忆更重要,比如理解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和熵增原理。
电磁学是普通物理中的重头戏,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电场、磁场、电磁波的理解和计算都需精细操作。电磁感应和静电场的能量问题也是常考点,需深度理解和实践。
光学部分,几何光学主要考察光线的传播和反射折射,波动光学则涉及到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这部分需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理解。
原子物理虽然内容较少,但量子化的概念和玻尔模型的理解非常重要,为后续的量子力学打下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从教材入手,理解基本概念,做适量习题巩固知识。利用课堂讨论和答疑时间,解决困惑,提升理解。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凭看相关的科普书籍或视频,寻找更直观的解释。定期复习,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