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里主要说一下我的教训吧,一是:教材不可忽视,就那本考试大纲,这本书其实才是根本,如果你有时间去看那些所谓的押题,还不如把书上的重点看看,语言怎么组织,还有思路,这样考试时候遇到任何真题都不会傻眼。二是:时间把握要合理,不要觉得政治就是考前看一看,背一背政治押题就可以了,大家如果有时间千万要合理规划,提早着手,不至于到最后手忙脚乱。第三:因为我主要选择的教材是肖秀荣的,但是最后四套题是肖秀荣和任汝芬的都买了,我觉得他俩的最后四套题各有自己的好的一方面,大家借鉴即可,不必死记硬背。另外,关于肖的1000题,大题我没有看,但是选择题我觉得只能用作对书上知识的复习,跟考研真题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啊,大家做的时候要理性思考,不要太依赖。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底子还可以,.其实我准备英语的时间是最长的…..因为对于我来说,看专业课书比做阅读折磨多了…==…98-2005年英语做了两遍,05-2013年英语做了三遍,近几年的做了四遍….可见我是多么无比的热爱做英语….其实不建议大家像我这样疯狂的做英语,毕竟时间宝贵,专业课也要花大量时间。不过在此强调一点,真题真的是特别重要的,不要盲目做模拟题,因为真题自有真题的出题思路,可你一旦养成了模拟题的做题思路就毁了。真题必须要做许多遍,现在英语难度上升,所以多做做真题也是有价值的,弱弱的说一句,我的专业课成绩真的不高…在此还是要感慨下天道酬勤是永恒真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研究方法,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石,涵盖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式。定量方法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如统计学原理、问卷设计、实验法等,需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统计软件,如SPSS或R语言。定性方法则更侧重于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文本分析等,要求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解读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凭实际操作来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社会理论则是社会学的灵魂,它帮助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古典社会理论家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思想,以及现代理论如后现代主义、结构化理论等,都是需深入理解的内容。理解社会理论,不仅要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更要能将其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形成批判性的思考。我习惯于将理论与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相结合,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既加深了记忆,也提升了理论的应用能力。
对这两门科目,我都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帮助理清思路,提高复习效率。定期的自我测试也很关键,无论是模拟试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能有效检验学习效果。
我还发现,参与学术讨论和实践活动对理解社会学有极大的帮助。中国人民大学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我会积极参加研讨会,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也会尝试参与一些实地调研项目,这些都我对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