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首先申明,我是理科生,大家不要觉得哎呀我是理科生啊,一看政治就头疼,同样也不要觉得我是文科生就轻视政治。其实考研政治它既然是一门考试,那就有套路可循。我是八月下旬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到九月初大纲下来我才刚看完马哲,前面的马哲政经确实比较费时间,看得很慢,不过我是有老师讲解,所以理解起来还好,后面的大家会发现看得很快。在此有一个教训希望大家能够吸取一下,那就是:以大纲为准!以大纲为准!以大纲为准!大纲下来之后,我依然抱着精讲精练看,因为这书跟一千题配套,一千题上的答案都告诉你此题答案在精讲精练多少页多少页,这确实能省不少时间,但是,到后期你做模拟卷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东西精讲精练上都没有,只有大纲上才有,因为精讲精练这本书很早就出了,而大纲每年都会增删不少内容,这些变动的地方往往是重点考查的地方。当然,一千题还是要做的,我一共做了三遍,大家不要直接做在书上,找个本子把答案写下来,这样做第二遍的时候可以把这次做的和第一遍做的对照一下,看看哪个知识点自己做过一遍后还是没有记住,这些知识点就需要重点记忆。记忆知识点的话,风中劲草是本很好的书,大家都是人手一本。到后期模拟卷就会一本一本的出,我做过的有肖八、肖四、蒋五、任(任汝芬)四、任燕翔四套题,这些模拟题,只需要做选择题。或许有些同学会觉得刷这么多题有必要吗?我告诉你,很有必要,每个老师出题思路都不太一样,政治的题有时候可以很活。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模拟题见一套做一套,不光要做,还要整理背诵那些错题。政治的真题,应该是四科里面最没用的了,因为政治的时效性很强,去年的东西好多以后几乎不可能再考,所以政治的真题大家想做就把选择题跟其他模拟题一样做做感受一下就好了,不想做也没关系,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死扣真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主要是掐着表做真题,这里切记要把每一题的答案亲手算出来,每一题都要搞懂。之前看过一个帖子说只要把真题做十遍就可以拿个120分以上。这个可能有点夸张,但是真题的作用不能忽视。我刚开始做真题的时候一套真题需要两个半钟头左右,第二遍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半钟头了。另外是合工大的最后五套题,做这个主要是为了训练计算能力,保持做题的感觉。到了考前一两天,主要是看看错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使用了何凯文的阅读理解解析、1575词汇书、长难句教程以及陈正康的阅读系列(书名记不清,后来才购买的,一共有三本,封面是黑色的)。尽管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英语复习上,但进步缓慢,因为我犯了个大错,那就是一直依赖于质量不佳的何凯文系列书籍。英语学习的重点在于阅读,我在做阅读时只参照何凯文的解析,但由于初期词汇量不足,每次遇到真题阅读中的陌生词汇都得逐个查字典(效率低下且耗时,有时还会误解词义),直到暑假后我才完成第一轮。
理解阅读中的新词和典型句子是节省时间的关键。掌握阅读题目的解答策略也很重要,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宜早不宜迟,每天坚持,不间断。我认为1575词汇书非常好,包含了真题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尽早掌握它会很有帮助。至于作文,其实不必过早担心,10月份之后再准备也来得及。在那之前,你应该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单词记忆、长难句理解和阅读技巧上,这些需要同时进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深入理解和研究计算机科学的关键。
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是核心。你需理解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能够设计和实现相关的算法,例如排序和查找。递归和动态规划也是常考的内容,需深入理解和练习。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硬件层面的知识,包括CPU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等。这部分需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特别是计算过程中的数据流动路径,这对理解高级编程语言的底层运行机制非常有帮助。
操作系统部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是最基本的内容。你需理解多道程序设计、死锁、虚拟存储器等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并发控制也是重要的考察点。
是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每一层的主要协议、功能及工作原理都需掌握。特别注意的是,网络的传输层尤其是TCP与UDP的区别,以及HT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方式。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每个知识点,不仅要理解其原理,还要凭做题或编写代码来加深理解。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模拟实验,比如用Python实现数据结构,或者搭建简单的网络环境模拟通信过程。定期回顾和总结,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参考资料,凭做题了解出题思路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适当参加一些讨论小组或论坛,与他人交流解题思路,也能提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