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基本思路是从大纲解析出来开始,每天在政治上安排至少两个小时,十月十一月熟悉知识点,以看大纲和做选择题为主,十二月以分析题为主,看形式与政策,背诵知识点,多做模拟卷,查漏补缺。最后还有一个半月的时候要开始复习大题,其实书中的重点很多很多,但是真的在大题中考的并不是非常多,所以这时候最后八套还有最后四套这两本书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最后四套,我是认认真真的背了这12套题的所有的大题,答题的时候几乎一半多的试题都可以用上我背的内容。用书:《教育部大纲解析》《肖1000》《肖八套》《肖四套》《肖秀荣时政》《肖秀荣点题补充》
考研数学方面:
12月份,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我做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粗心错一些题目,结果考研的时候也栽了个跟头…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细心的能力。另外,我还做了合工大超越五套卷,题目质量很好很好,也推荐给大家。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是巩固知识,做多少题目并不重要,放平心态,查漏补缺。因为做题是检测你对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你是否达到了能灵活运用的程度。而在考场上有限紧张的时间里,你必须对相关理论知识点及其应用非常熟悉你才能快速应答,否则想一个知识点都要花上10分钟,那面对着这么多题每一道题还是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你肯定答不完了,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复习完理论知识后一定要不断做题,反复总结题点,整理归纳,才能提高做题的质量和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尝试用红宝书学习词汇,但发现并不适合,于是转向拓词和扇贝作为背单词工具,而查阅单词我更倾向于使用海词,因为它的释义与真实考试中的含义较为贴近。有时,我会用金山词霸来补充查词,因为它在某些情况下能提供海词缺少的含义。对于1997到2005年的历年真题,我的方法是做完一篇后深度剖析并翻译每一句,关键是要弄明白错误的原因。对于2005年之后的题目,我会按照考试时间限制完整地做一套(作文除外)。当无题可做的时候,我购买了何凯文的最后几套模拟卷来保持手感,尽管市面上的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为了实战演练。关于写作,我在十月开始接触高分范文,我觉得模仿模板并不理想,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并融入自己的风格会更好。同时,别忘了锻炼描绘漫画的能力,记下真题中不会写的词汇,说不定在考研时就能派上用场。个人觉得张剑最后几套试卷的阅读部分不太理想,但作文值得一看。对于新题型,掌握一定的技巧(如关联词、首尾句等)很重要,我觉得选择标题相对简单,填段也还可以,最难的是排序,需要通过关联词和首尾句来定位,务必耐心读完全文,理解透彻才能做好,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过,今年的排序题相对容易,存在明显的时间线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安全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安全管理、安全系统工程、事故致因理论、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在学习这门课时,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至关重要。比如,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等,这些都是分析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这些理论,因它们会经常出现在试题中,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也不容忽视。学习这部分时,不仅要了解各类安全管理模型,如PDCA循环、5W2H等,还要理解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熟悉国内外的相关法规政策,如《安全生产法》等,也是考试的重点,不仅要求记忆,更需理解其背后的意图和意义。
再者,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你需熟练掌握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计算类题目,如事故概率估算、风险矩阵分析等,一定要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好的策略。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凭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找一些真实的事故案例,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事故原因,预测可能的结果,这样既能巩固理论,又能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定期做模拟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保持积极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