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通过对一些复习资料的使用和考研经验来看,我觉得肖秀荣靠谱!买了1000题,从暑假开始做,第一遍是跟着讲解书做,第二遍是新大纲下来后做新大纲有的部分,第三遍是做错题,第四遍是随意看看错题。肖八肖四选择题做两遍,错题反复看,肖四需要背大题!今年出现很多原题,服了肖爷爷。新大纲下来,买的阮晔知识点狂背,总结很清楚,很有条理。空余时间随意看了看肖秀荣真题解析、时政小册子和蒋中挺的押题卷。尽量坚持看新闻联播,不在家复习的同学可以下载“央视新闻”看。(主要用书: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阮晔知识点狂背)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只能算是普通,不算出色。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性过关,但得分并不突出。幸运的是,我在阅读方面还算拿手。对于考研英语来说,阅读部分至关重要。起初备考时,我只是单纯地记忆单词,我偏好那本绿色无序版本的词汇书,因为它能避免单调乏味的感觉,而像红宝书那样的有序版本在我看来过于枯燥。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持之以恒地背单词确实是个挑战。那是接近六月份的时候,刚开始复习,我安排得很轻松,早晨和晚上各用一个小时背单词,购买了一本张剑编著的黄皮书,分为上下两册,下册要稍后才会发行。我从基础版开始做起,起初觉得难度颇高,很多内容难以理解,但我强迫自己继续,同时也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考研英语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文章,因此黄皮书的每个单元也是四篇,我推荐尽可能完整地练习。每完成一套,我会查阅并记录下不熟悉的单词,抄录在一本大笔记本上。实际上,到了后期没有太多时间回顾这些笔记,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常用单词已经不知不觉地被记住。一旦有了单词量和阅读基础,我便开始了真题的训练。当时正值暑假,空闲时间较多,所以我尝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来做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找到应试的感觉。完成真题后,我依然习惯性地查找生词,但这回遇到的新词已经不多,总计整理了大约二十多页,后期不断复习,觉得收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建筑学基础”,这个科目涵盖了建筑历史、理论、构造、材料等多个方面。历史部分,你需理解并各个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和代表作,如古希腊罗马的柱式系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等。理论部分,理解建筑师的思想和设计理念至关重要,比如勒·柯布西耶的“形式随功能走”原则。构造和材料的学习,则需你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和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学习方法上,建议多读原著,结合实例进行深入理解,并凭绘制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体系。
"建筑设计"则更注重实践和创新。设计不仅仅是画图,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你需掌握基本的设计流程,从理解题目需求,到构思方案,再到草图绘制,细化设计。这个过程需大量的练习,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参加设计比赛来提升自有的设计能力。理解和运用空间、比例、光影等元素也非常重要。掌握AutoCAD、SketchUp等设计软件也是必备技能。我通常会先手绘草图,用软件将其数字化,这样既锻炼了手绘技巧,又提高了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题或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我也积极参与讨论组,与其他考生交流,共享资源,共同进步。我,只要你有清晰的目标,坚定的决心,加上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你也一定能在这些科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