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中文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性价比很高的学科,也就是说我们投入较少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分数,去年我是从7月开始复习政治的,9月到10月我翻了两遍上课记得笔记,大概每天半小时吧。10月份开始做1000题,到11月上旬只做了一遍半。然后肖八出来了,因为浓缩就是精华而且实在没时间把1000题再做一遍了,于是直接上肖八的选择题。(没有背大题)肖八的选择题HIN重要!!!我每做完一套都把那些自己没记住的小知识点抄在了小本子上,平时吃完饭休息的时候就看看,我觉得这种频繁的复习是个很有用的小诀窍!开始时我一套要错5,6个,分数都在30+,做到第四套之后基本都在40分及以上了。然后12月初肖四也出来了,这个大家也一定要背啊!肖老爷子每年几乎都能命中3道左右!肖四的大题答案繁乱需要自己整理一下,刚开始时我差不多1个半小时背两道,后面背熟了就35min一道。由于时间不够自己也就只背了一遍,但是上了考场发现大题写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阅读部分,强烈建议别去做那些模拟题,因为它们的质量堪忧,我尝试了几天后便放弃了。我对真题情有独钟,从2002年起一直做到最新一年,虽然起初难度较大,我没太关注准确率,而是侧重深度阅读,查阅词汇,剖析文章结构和论点,并尝试即时口译。有些同学会选择书面翻译,但由于我起步较晚,大部分时间又投入到了专业课程上,只好选择口译。当我做到2013年的题目时,发现后面的几年我的阅读错误仅限于两道,这让我倍感振奋,于是继续深研真题。大约在11月中旬,我开始学习凯文的写作方法,由于难以记住,后来我调整了一些模板并加以记忆,同时进行套用、模仿和写作练习。如果英语基础不是非常扎实,使用模板通常会比独立创作得到更高的分数。翻译部分我没有特别训练,毕竟考研的翻译难度相对较低。至于完型填空,我一直没找到窍门,所以成绩一般,但今年的完型似乎比以往简单一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对现代汉语语法、词汇、语用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认为,扎实的语言功底是关键。我每天都会花费一定时间阅读汉语经典文献,凭实际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并记忆语法规则。我会做大量的练习题,尤其是那些涉及语言点辨析和应用的部分,以此来提高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还借助了一些语言学理论书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等,深化了我对汉语本质的理解。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门课则更注重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我建议大家不仅要熟悉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还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因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导论》等教材,理解其教学理念,并尝试设计自有的教学方案。我积极参加模拟教学活动,实践中提升教学技巧。阅读相关的跨文化交际书籍,如《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提高了我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定期回顾和自我检测非常重要。我会每周设定一次小测验,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补充。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秘诀,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自有的努力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