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球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就像全书一样,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是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从每年的成绩来看,要想拉开分,选择题相对重要些。 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数学方面:
十一月中旬到初试前,暑假后开始刷真题,我觉得没必要做30年的真题,近15年就足够了,我用的是李王版的真题权威解析,前边是试卷形式,后边是分章节总结历年真题,我觉得很棒。我的建议是先成套的做,掐时间完全模拟考试,每做完一套算出分数,整理错题,再做下一套。坚持十几天做完所有真题,你必定有大收获再分章节做一遍,查缺补漏,把错题标出来,第三遍可只做标出的错题,彻底不留死角。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个人弱点是作文,考前各种练,考场上还是没写好(现在想来,还是练的篇数不够)。可见在考试那种紧张的情况下,要写出一篇中上等作文(而且要一气呵成,涂改要尽量少),需要下很多功夫。有关英语作文,市面上有许多作文书都可以参考,但是不建议大家死背模版,一定要自己去写句子,我称之为:模句。。。多写点,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对付任何题材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动力学B是理论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行为。对大气科学言,理解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分析大气中的电现象,如雷电、极光等,至关重要。深入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基础概念的理解是第一步。电动力学B中涉及的概念如电场、磁场、电荷、电流、电磁感应等,需有扎实的理解。这些概念是构建整个电磁理论框架的基础,任何复杂的计算和推导都离不开它们。我在复习时,会凭做大量习题来巩固这些基本知识,也会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去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动力学的核心,它是描述电磁场动态变化的基本定律。需熟练掌握其数学形式以及对应的物理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我会反复推导和应用这四个方程,凭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
再者,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是电动力学的重点。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波动方程、反射折射定律、电磁波的衰减等,不仅要求理论理解,还需一定的计算能力。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相关习题,尤其是那些涉及到边界条件的问题,这对理解电磁波在不同介质间的交互非常有帮助。
特殊相对论在电动力学中的应用也不能忽视。它解释了电场和磁场在不同参考系下的变换,这对理解电磁现象的相对性非常关键。我建议在理解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结合电动力学进行深入学习。
理论学习的,实验和数值模拟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凭亲手做实验或者进行计算机模拟,直观地感受电动力学的魅力,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