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后期8套卷4套卷。还买了任汝芬等等老师的押题卷,选择题尽量做到基础知识的题一定要拿到吧,单选题大部分比较基础,多选题我自己答的很差。政治成绩不理想,就说说教训吧。政治全程是按照肖秀荣教授出书的进度来的,每本书的前言都会说明如何使用这本书。所以政治复习起来不会太迷茫。我全程是跟着他走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开始复习的英语。首先是词汇记忆,这个非常重要,单词量匮乏对于英语考试是致命伤。考研英语主要考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英译中、作文)。单词到最后你可能拼写不出来,但是一定要认识,保住阅读理解的分是最关键的!另外推荐百词斩app,当你决定考研而不知如何开始的时候,先背背单词是绝对百利无一害的,每天100-150个,以后在做阅读的时候就会有质的飞跃。另外,我买的大绿皮,九月以前基本保持每天两个章节的背诵量,速度慢一点,要求高一点,初期会感觉很难受,但是背第二遍的时候可以每天四个章节,速度加快,要求降低,保持对单词的熟悉感就OK。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国际关系史》是一门需深厚历史底蕴的科目。它不仅要求大量的事件、日期和人物,更关键的是要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和影响。我在复习这门课的时候,注重了两条主线:一是时间线,二是主题线。时间线帮助我构建起整个国际关系的大框架,主题线则我深入到各个时期的关键问题中。例如,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也利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国际政治专业综合》涵盖了理论、政策、案例等多个方面,知识面广且深度深。我主要采用了“基础+深化”的学习方法。对基础理论部分,我会反复阅读教材,确保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对政策和案例,我会广泛阅读最新的学术文章和新闻报道,了解实际应用和最新动态。我还特别注意对比分析不同理论和政策在特定情境下的适用性,这样不仅提高答题的深度,也能增强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定期自我检测非常有效。我会定期做模拟试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既帮助我熟悉考试形式,也检验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我还参加了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争论,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我想强调,虽然这两门科目都需大量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掌握理论的核心,在考试中游刃有余。保持对国际事务的热情和关注,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