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一号开始复习政治。我把红宝书(即大纲解析)这本书当小说似得,津津有味很仔细的看了两遍多,每一遍配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看一节大纲解析做对应的习题,最好用铅笔做,因为肖秀荣的1000题题目质量挺好可以把不会的再做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生或者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那么你的政治可能要稍稍花点功夫多看看大纲解析圈重点段和知识点去记忆和理解。十月份风中劲草出来后,我放下了红宝书,因为实在太啰嗦了,考试嘛,还是要抓重点。每次做1000题都要在答案附近把自己上一次做错的选项写上去,下一次看的时候可以加深印象,错误率会大大降低。我的1000题扎扎实实地这样做了三遍。
考研英语方面:
5-6月开始自己试水做真题阅读,不要纠结自己能对几个错几个,我一开始4篇阅读能错9个!的确是非常崩溃。做完一篇就一个个查单词,精读翻译,别嫌麻烦!一天弄一篇都好,不认识的单词要抄下来反复背,因为考研经常反复考的。在进入9、10月份差不多开始正式做真题了,毕竟除了阅读还有阅读B、完型、翻译和作文。如果在做阅读真题正确率很低的时候,一定记住仔细研究答案的讲解,因为后期会发现陷阱都是有规律的,几篇比较联系之后会有意外的惊喜哦。英语的阅读B其实是有点难度用。完型是不太需要care的一种题型,因为占分实在不是很多,适当练习就可以。作文看个人需要,我应该是11月份开始背诵一些真题和练习写作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一”通常涵盖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法学学科。这部分的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制度。比如,在民法中,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内容是核心;刑法则需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原则;行政法则涉及行政行为的效力和救济方式等。对这些内容,我的建议是多看教科书,理解每个概念的本质,并凭做历年真题来熟悉题型和加深理解。
“法学综合二”可能包括宪法学、法理学、法制史等更理论化的课程。宪法学要求理解国家的基本结构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法理学则探讨法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法制史则是研究法律的发展历程。这部分的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深度阅读和思考。不仅要知识点,更要尝试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哲学思考。关注时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一定的学习节奏,避免临时抱佛脚。我会先通读教材,整理笔记,提炼出关键点。对难点,我会反复研读,甚至找导师或同学讨论。模拟试题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风格,找出自有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法学的热爱和追求。我你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因这将是你们未来在法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