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时间,我是从10月左右开始,每天做选择,做的不是很多,需要找一个可以充当教材的资料(我用的风中劲草)每天细细的看一些,事实证明,很多名家嘴里的考点的确是考点,但他们没强调的点,往往也会是考点,而这就是你超过别人的点,多看书,理解的基础上掌选择题,不要死记硬背,大题我一般在考前20天开始准备,每天背两到三道,只是为了让考试的时候有话说,背不下来,也不要紧,你要记住,你前面打的基础好,不论什么题都是可以写的满满当当的。
考研数学方面:
近年来,考研数学的趋势偏向于减弱对技巧的要求,转而加强计算能力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提升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每日至少投入3小时进行习题训练,并且要妥善整理错题集,以便随时回顾。首先,我们需要精讲知识点,重点加强对积分、极限等关键概念的理解,分阶段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全书或类似的阶段练习题,如1000题等资源来辅助学习。同时,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最后阶段要留出最近10年的题目,用于完整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最好是安排在上午,限定3小时完成。建议每次都能提前20分钟结束,以确保在实际考试中游刃有余。完成真题后,需要多次复习,确保全面掌握各类题型。强化阶段不宜拖延至9月中旬以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一开学就开始全力冲刺数学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撰写文章常常被误认为是最后一刻的任务,其实不应等到十月才着手准备,也不宜过度依赖固定模版。我们要熟记阅读、作文和翻译内容。比如,每天用一个下午来阅读并背诵10篇文章,再用另一个下午进行实践。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艰难,但随着时间推移,速度会逐渐加快,就像滚雪球一样,每天持续复习,虽然无法做到一字不差地默写,但至少能流畅运用。考试时写作文,那些句子自然就会涌现出来,无需绞尽脑汁!翻译中遇到的精彩句型,如倒装、虚拟、省略或独立主格等,尽管平时难以自发构造,但在写作时直接应用却十分奏效。这确实是最朴素的方法,但效果显著!尤其是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人来说,必须刻苦努力,我自己就是鲜活的例证!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核心领域。这四部分知识体系庞大且相互关联,需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排序和查找算法至关重要,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链表、树、图的构造和操作也是常考点,需深入理解其内在逻辑。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涉及到硬件层面的知识,如CPU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需理解并能应用基本的数制转换,特别是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间的转换,以及理解摩尔定律对现代计算机发展的影响。
操作系统部分,重点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多线程、死锁的概念,熟悉虚拟内存的工作机制,以及磁盘调度算法,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计算机网络主要关注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尤其要掌握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等常见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网络传输中的拥塞控制和错误检测与纠正机制。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再逐步填充细节。使用思维导图或者大纲的形式,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大量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凭真题和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也凭解题训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导师,一起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也能大大提高效率。
对复杂或难以理解的部分,不要害怕花费时间去钻研,多看几遍书,多做一些实例分析,慢慢就会有所领悟。记得保持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