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10.11-11.10:二轮结束这段时间就是再看一遍红宝书,再做一遍1000题,工序基本和一轮差不多,速度可以稍微加快,这次我就做在书上了,因为当时想着时间也不够我做三轮了……这段时间每天分配给政治的时间依旧是3h。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中旬到九月底,我投入了大约两个半月的时间学习数学。在此期间,我推荐《李永乐复习全书》和《王式安标准复习全书》作为主要参考资料,你可以根据个人偏好挑选一本,或者如果条件允许,两者兼读会更有益。市面上的复习材料琳琅满目,挑选高质量的教材能让你的复习效率倍增。
这两本书详尽地涵盖了考研所需的全部知识点,确保你明确考试的目标,避免无效努力。通过深入阅读,你将对考试大纲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每讲完一个概念,都会配有相关的习题类型及示例,帮助巩固理解。
此外,《基础过关660》是一本极佳的练习册,它侧重于概念检验,别小看了选择题和填空题,有些难度足以媲美大题。完成这本书需要不少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它与首推的复习全书有不少相似题目,结合起来使用效果可能更为理想。
至于具体选择哪本书并不关键,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还有一本《陈文灯复习全书》,其难度可能更高,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考生。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是个持久的过程,我大约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始着手,每天投入约二十分钟来记忆词汇,那时候我使用的是“恋恋有词”,不过选择任何一本好的单词书都是可以的,关键是持之以恒。中午我会专心做一篇阅读理解(务必是真题),避免急于求成,应该精读每一篇文章,彻底理解每一个单词和复杂的语法规则,同时琢磨题目设计的模式并逐步积累。真题至少要做三次。到了十月份之后,我开始收集作文素材,并根据之前的写作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管理学涵盖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多个方面,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框架。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这些都是管理学的基石,需深入理解和记忆。要关注这些理论在实际管理情境中的应用,这样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凭阅读和分析各类企业的管理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解管理者如何在特定情况下运用管理理论解决问题。尤其要注意的是,管理学不仅关乎决策,也涉及到团队协作、沟通技巧、领导风格等方面,这些都需凭案例来深化理解。
再者,熟悉并掌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考试的重点。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了解其基本步骤、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对理解和解答相关问题大有裨益。数据分析技能,如统计分析,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投入时间进行练习。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凭做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持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有效减轻压力,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