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大纲解析到手以后开始准备,大纲解析总共看了4遍。第一遍边看边对照去年风中劲草划重点(红笔、黑笔),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划重点(绿笔),这时候书已经重点突出了。当然也配合着做题,《1000题》做了一遍。然后看第三遍,《1000题》做第二遍,把第二遍还做错的题标到大纲解析上(黄笔),第四遍是考前几天终极一翻。 我是肖爷爷的铁杆粉丝,备考除了精讲精练,他的系列其他书我好像都买了.看了一两遍肖爷爷《知识点提要》,不过到手后发现里面的附图非常不错,后期看很省事效果也好。《考点预测》我也比较喜欢,11月中旬到手开始背了两遍。真题和时政我也是看的做的他的书。至于《8套卷》《4套卷》,虽然根真题尚有差距,但是质量在同类书当中很高,这个大家都知道。 到了12月,越来越紧张了,政治上花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多。除了做各种所能买到的模拟题外,还有很多方便背诵的书出来。《20tian20ti》很有名,我也买了,每天睡前背一点,吃饭的时候看一点,大概背了有两遍。12月下旬,《考前预测》终于也到手了,个人觉得真心是考前神器,迅速看了考前预测两遍,知识点和时政都有所囊括,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知识点都有所覆盖,基本考前两天就都看它了。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之前建议把全书刷2遍,但不止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建议每做完一小节的题就进行考点的整理,有时间的可以整理一本自己的错题集,我当时数学是用了错题集的,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和该题的考点,以后遇到类似的考题时就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刷题一定要刷的有效!!!我当时线代部分没有看全书,直接用的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分册,那个里面知识点讲地比较详细,后期只做了两三套模拟题,心思全放在真题上,结果今年考的难度远超去年,然后我数学就有了史上最低分118...奉劝各位,在抓好简单题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难题!!!660题、张宇18讲和模拟试卷一定要认真对待!!!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一般,考的分数算比较高,除了运气,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方法啦——背真题的阅读。我想了背真题阅读能有飞跃是有道理的。一是背阅读搞定了单词。真题是最权威的,胜过任何机构的资料任何单词书。背完阅读,最重点的和常用的单词就掌握了,与其背厚厚一本单词书里你不知道哪个常用或某个词哪个意思常用,不如上真题。但不代表你不背单词书了,那是基础啊~只是真题更重要。二是背阅读搞定了长难句,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是句子读不懂,原因在于不会断句,语法不好的这会儿没时间可以不用补了,会断句就可以了。背阅读就要求了你每个句子都要弄懂不然背不下来的,而且背多了语感就出来了。三是对于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和行文有好处,每年阅读都是从经济学人等刊物直接截段落拿过来用的,这些刊物的结构和行文风格多熟悉一些,对于理解是有帮助哒。我用了近500字在讲一件事——背近10年阅读真题,可见真的很重要啦,这是英语高分的精华啊啊啊。而且做到不难,我每天早上背一篇,1个半小时左右背完。背阅读的时候我心里的暗示是,英语只要背完了这40篇阅读就没问题啦,好像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保证,很安心呐,不会在英语上太焦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学科,涉及热传导、对流、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对初学者,要花时间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等。这些基础知识会贯穿整个课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应用同样重要。理论知识需凭实例来巩固和深化。例如,分析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理解如何设计以实现最佳的隔热效果;或者探讨空调系统的热交换原理,了解如何提高能源效率。这样的实践不仅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也能激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再者,习题练习不可忽视。做题是检验和提升理解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传热学,很多问题需凭数学模型求解,如微分方程、积分等。建议定期做课后习题,遇到困难时查阅相关资料或教老师,但切勿抄袭,独立思考的过程是无比宝贵的。
重视实验环节。有机会参加实验室的工作,无论是模拟实验还是实物实验,都能直观地看到传热现象,增强感性认识。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团队讨论和分享也很重要。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难题,互相答疑解惑,这样既能增进友谊,又能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