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我觉得还是暑假开始比较好,毕竟内容还是比较多,这样可以稍微轻松些,强度不要太大,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错题要反复看。尝试着去写真题论述题,以便了解自己的掌握水平。继续背背背。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真题练习要找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整个的三个小时时间,认真写到A4纸上,当作考试对待。然后还是每道题都要看解析,完全弄清楚,不熟悉的知识点标出来,方便再次巩固。真题我是每隔一天做一套,不做真题的时候就把错题拿出来巩固,真题做完又是一个月,今日十二月以后时常看自己总结的错题和知识点,买来了6+2差不多一周练两套,保持手感,查漏补缺就可以了。然后考前巩固一遍需要背诵的公式,做题按部就班不要跳步,整理好思路再往答题纸上写,认真做完就没问题。个人教训:一定要注意应用题,我今年就是死在应用题上的,因为前几年一直没考过,个人觉得应用题今年也不会考,所以才导致忽视了所有应用题,做的唯一一道应用题就是2015年考研试卷上的题。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要复习到位,不要相信所谓的“规律”和“今年一定不会考”,尽量都看看,做到心中有数。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要学会刷单词,速度快,次数多,多反复,看了又忘了,太正常了,单词不能偷懒,多看看英文文章,新闻也还不错。刷了两遍单词之后就可以刷真题啦,我一般都是每天做两题,标记速度,改,看翻译,看原文,消灭生词。每天坚持,不会太累。作文嘛,买个作文书。背,翻译,默写……写真题的作文,我把近十年的真题写了个遍。觉得自己英语并不是很好,属于不扎实,但是蒙的正确率比较高的那种,结果复试时英语笔试就悲剧了,所以一定要脚踏实地背单词看文章培养语感啊,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欠下的债总是躲不过去的啊。还有一点是学会分配时间,在平常做真题的时候就要训练,我是先把作文写完,再从头开始做的,三个小时的时间,自己要把握好速度与每一道题花的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综合地理”这门考试科目,它涵盖了地理学的多个分支,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理解和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至关重要。比如,地球的运动规律、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貌的形成过程、水文循环机制等都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中的人口迁移、城市化过程、文化地理特征等内容,以及经济地理中的资源分布、产业发展模式等,都需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极其重要。例如,按照地球系统(大气、水文、生物、土壤、地形)来组织自然地理的知识,再按照人类活动的视角(人口、社会、经济)来梳理人文和经济地理的内容。这样的结构化记忆能帮助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凭地图阅读、案例分析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例如,凭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图,理解其气候特征和成因;凭研究城市化进程,探讨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这些实证分析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关注最新的地理研究成果和政策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等议题,都可能成为考试的热点。凭阅读学术论文、政策报告或者参加学术讲座,了解到最前沿的信息,这不仅有助于答题,也有助于培养科研素养。
我认为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设置每周或每月的小目标,进行阶段性的自我测试,检查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