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进入十一月,我开始了第二轮复习,主要集中在解决历年试题。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来练习,完成了选择题部分。虽然我没有足够的时间解答主观题,但我会思考并记录答题思路,因为我认识到实际写作与构思是不同的体验。期间,我还购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和《形势与政策》。前者对我而言效果有限,而后者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肖秀荣教授在他的公众号上会发布最新的时事内容,直至十二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考试题目。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大家不应过度依赖所谓的大胆预测,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接近考试时,我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背诵肖四(至少在我所见的情况下,图书馆外每晚都有成群结队的同学站立着背诵,景象十分壮观)。诚然,肖四对于主观题的解答提供了素材,背诵它确实很有帮助。然而,我们不应以押题的心态去背诵,误以为只靠肖四就能万事大吉。
考研英语方面:
以下是对考研英语复习的一种常见策略:从现在到6月份,主要任务是积累词汇并研习05年至09年的历年试题。背单词时,最好是结合实际语境,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以及它们的不常见意义。完整地在3小时内完成一套真题,包括作文和翻译部分,以评估自身能力。完成练习后,仔细分析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每一句话,掌握新词汇,大声朗读,并尝试背诵全文。对于作文,可以通过背诵优秀范文,整理出其中的精彩表达和搭配,同时记录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类似表达,作为个人写作模版。暑假期间,继续背单词,开始使用黄皮书的基础版150篇文章及10年至13年的真题,并配合《黄皮书写作》。阅读黄皮书时,学习新的词汇和短语搭配,摘录有用的句型,特别是那些讨论型文章,它们提供了阐述观点、提供证据的有效写作技巧,这类文章也值得记忆。7月至8月,每周至少写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共20篇。在这个阶段,你应该能明显看到自己在真题上的进步。9月至10月,继续背单词,阅读黄皮书的提高版150篇文章,同时做13年至15年的真题,持续回顾之前的词汇、句式和搭配。11月至12月,重点使用黄皮书的提高版150篇文章,《最后5套题》,16年至19年的真题,以及《黄皮书写作》。这个时期,由于政治科目的复习,英语的学习时间可能会减少,但请注意,16至17年的试题相对较为简单。对于真题,反复练习无妨,不过多次阅读理解的素材更有助于理解文章,从而解答问题。法律类的阅读理解通常较难,推荐观看《傲骨贤妻》这样的法律题材美剧来增强相关知识背景。此外,北京地区在英语主观题评分上可能较严,我在过去的考试中,客观题失分不多,但作文得分较低。因此,提升作文质量至关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有机化学。这门学科的核心在于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反应机制。重点复习内容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基本性质,醇、酚、醚、醛、酮、酸、酯等官能团的反应特性,以及重排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反应类型。学习有机化学,我认为关键是构建清晰的反应网络图,理清各个反应之间的联系。实验操作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解读也是必备技能。在实践中,多做题、多分析,不断深化对各类反应的理解,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是无机化学,它主要涉及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理论、配位化学、晶体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其中,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性规律,能够帮助预测元素的性质;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则有助于解释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在无机化学的学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比如凭研究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深入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练习计算如电荷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等问题,提升定量分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充分利用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并基本概念,辅以大量的习题训练。不要忽视历年真题的价值,它们往往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考试的重点。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大家互相答疑解惑,共享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