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的时候跟着班上一边课,最好跟着刷1000题,我刷题晚到11月才刷完当时还赶上论文开题乱七八糟的事挺着急的,不过一定稳住心态,告诉自己认真刷一遍和快速刷2到3遍其实都是一样的。还有就是大题什么时候背,我能说我在还剩10天的时候才开始背吗,当时也很着急,但每天狂背最后也背过了,不但把徐涛小黄书上的重点内容背诵完,还把肖四的大题关键点背了两遍。当然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进入12月再背大题其实不晚,除非你背的太慢,前期关注的一定是选择题,一定一定做好选择题,今年单选题很基础,但多选题简直就是坑啊,所以说政治这东西,一定要给足够的重视。
考研英语方面:
给大家分享我突破速度的经验:在于视域。就是说,以前慢的时候,一句话基本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过来,然后消化是什么意思。快起来的时候,直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语,眼睛是一扫一句话的。还有熟悉了英语的段落分布以后,一些不重要的句子扫一眼就过去了。我也没有什么语法基础,就是做多了,就有经验了。12月份,把近十年真题整体做一遍,计时做。近三年真题的时间分配是:11下旬,12上旬,12下旬各一套,严格计时,仔细整理分析,保持好做题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这是一个涵盖了从晚清到现代,乃至当代的广泛时期,需有深厚的历史背景知识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我认为,理解这个阶段的文学,首先要理解其历史脉络。我花了大量时间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以便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对每个重要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主题,这是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式。例如,鲁迅的批判现实主义,巴金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等,都是需深度探讨的主题。
中外文学基础的学习,这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课程,要求既要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也要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我建议采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进行对比,更清晰地看到各种文学形式的异同。例如,将曹雪芹的《红楼梦》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进行比较,观察它们如何处理人性、权力和悲剧。定期做笔记,整理出主要作家、作品和流派的时间线,也是我备考的重要手段。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参加学术讨论和读书会非常有助于深化理解和激发思考。凭与他人交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作品,这对拓宽视野,提升分析能力大有裨益。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是中外文学基础,都需热爱阅读,热爱文学。只有真正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真正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也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考研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是为了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