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是从下半年开始的,借助风中劲草来入门。对于选择题,我选择了风中劲草的知识点来掌握重点,同时通过配套练习题加深理解,并在考前再次浏览题目以巩固记忆。至于主观题,我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只背诵了肖四,没有涉及其他的资料。在考研前夕,我又重温了一遍全书上的知识点和做过的题目,进行了整理汇总。之后,我开始了定时做真题的训练,一直持续到考试开始。其间,我也尝试了一些模拟卷,但由于难度较大,做了几套后便停止了。
考研数学方面:
坚实的数学基础不可或缺,同时,适度挑战性的训练也至关重要。我曾经吃过轻视考研数学难度的亏,由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我在初试中险些崩溃……一旦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练习。虽然海量刷题并非万能,但数学的确需要反复操练以达到娴熟,解题时才能思维流畅。我当时因为害怕模拟题的难度,天真地认为考试不会过于刁钻,结果在真正的考场上束手无策,最终数学分数勉强超过三位数,与他人拉开了明显的差距。因此,只有稳固的基础加上充足的实践,才能在最终收获理想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目标集中在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上。阅读部分包含三个板块,Part A、B和C。Part A涉及标准长阅读,包括4篇文章,每篇配5道题,每题计2分,总计40分。Part B通常称为新颖题型,Part C则是翻译任务,两者各含5个小题,每题同样为2分,合计10分。阅读部分占据英语总分的60%,决定了英语考试的整体成败。其中,Part A是阅读部分的关键和难点,要求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洞察命题者的意图。值得注意的是,考研阅读与四六级阅读的解题策略有所不同,四六级成绩优异并不代表考研阅读也能轻松应对。若想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大阅读部分失分必须严格控制,理想状态是错题不超过5个,更佳的话是3个以内,尽可能减少错误。暑假后期到九月,我会集中精力做英语真题阅读,用铅笔作答或避免直接在试卷上书写,以便重复练习。再次甚至多次做题时,可能会发现之前做对的题目依然会错,做错的也仍有失误,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逐步消化这些真题,特别是错误的部分,相信积累的过程终将带来显著的进步。同时,阅读速度的把握至关重要,以防考研时无法按时完成试卷。建议在模拟练习时,一次性完成4篇阅读,确保时间控制在70分钟内。早期阶段就要给予英语足够的重视,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英语单科未达标而失利。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核心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排序和查找算法至关重要。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你需不仅能够理论分析它们的时间复杂度,还要能动手编程实现。链表、树、图的遍历和操作也是常考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了解CPU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以及I/O系统是基础。特别地,寄存器操作、流水线处理、内存访问机制等内容需深入理解和记忆。
操作系统部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是最主要的部分。比如,死锁的预防与避免、虚拟内存的概念及工作原理、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等,这些都是常考的知识点。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框架,你需熟悉每层的主要功能和协议。特别是TCP和UDP的区别、HTTP和HTTPS的工作流程、路由选的基本原理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要凭做题来巩固,编程题目更是必不可少。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LeetCode等平台进行自我提升也很有帮助。
我还建议多参与讨论,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学习小组,都能你从他人的思考中受益。遇到难题,不要怕,试着自己解决,实在无法突破,再寻求他人帮助,这样会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