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法语口译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其实大同小异,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第一遍是听完老师讲课(马原一定一定要听),然后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 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英语方面:
十二月份到来时,我基本上不再频繁地练习英语题目,而是专注于回顾那些我还感到生疏的知识点。每天早晨,我会朗读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同时通过视译来检验自己理解句子结构的能力,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考试前一天。此外,从十二月开始,我着手整理不同类型的小作文和大作文模板。我想强调的是,市面上的作文书虽多,但有些模板过于复杂,实际操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错误。因此,我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易于记忆和仿写的模板才是最佳选择。在12月11日和15日下午,我分别进行了自我模拟考试,使用的是未做过的历年真题,目的是体验考场氛围和测试解题速度,让自己适应连续完成整套试卷的感觉。接下来的日子,我反复研读过去的真题,不断地复习和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语翻译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运用。理解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理解,更是对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我建议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法语文献阅读,如新闻、论文或小说,这样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从简单的句子到复杂的段落,不断磨练自有的翻译技巧。记得要对比原文和译文,分析其中的差异,思考为何如此翻译,这是提升翻译水平的关键。听力训练也非常重要,你凭听法语新闻、播客或者电影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这对口译尤为关键。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需的是广博的知识面和好的表达能力。我推荐广泛阅读,无论是社科、历史、文学还是科技,都有助于拓宽视野,丰富写作素材。每天坚持写作,无论是日记、评论还是论文,都能提升文字功底。对百科知识,除了常规的课本学习,我还利用闲暇时间浏览各种百科网站,了解世界各领域的最新动态。参加模拟试题的练习也很重要,这能你熟悉考试格式,提高答题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不要害怕犯错误,因错误是成长的阶梯。保持积极的态度,享受学习的过程,你会发现,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